第7部分(2 / 4)

小說:飢餓的盛世(出書版) 作者:

珠寶之類的華麗惡俗,成為皇后後仍然如此。《清史稿》說,皇后母儀天下十三載,平居恭儉,不過以通草絨花為飾,不御珠翠。

皇后非常善於體會皇帝的心情。一年秋天,在塞外行圍,皇帝無意間和皇后聊起,祖宗們在關外之時,艱難創業,非常節儉,衣袖上用鹿尾絨毛緣個邊就算很好的裝飾了,哪像今天這些八旗子弟爭相誇奢競富,鑲金戴銀。皇帝順口說了這麼幾句話,沒想到皇后卻記在心裡,回京後,特意親手做了一個用鹿尾毛緣邊的放火石的小囊送給皇上,以示與皇帝相互勉勵,不忘儉樸本色。皇帝十分喜愛,一直帶在身邊。

皇后為人大度,處事公平,辦事有條有理。龐大的後宮,被她處理得安寧靜謐,上上下下的宮人對她都心悅誠服。

對皇帝的生活起居,皇后更是關懷備至,事必躬親。有一次乾隆身上長了個癤子,經醫治初愈,百日之內須經常換藥。富察氏特意把寢具搬到皇帝寢宮側室,每天親自奉茶倒水,照料皇帝換藥,從無懈怠。直到皇帝完全康復,才回本宮。(《清史稿·后妃傳》)

最能體現皇后賢惠的,就數她對待皇太后的態度了。眾所周知,太后出身卑賤,一開始不過是個粗使丫頭,年紀雖長,仍然終日大說大笑,不改本色。而皇后出身名門,知書識禮,一舉一動,都透出骨子裡的高雅。這娘倆氣質風度迥異,按理說相處起來有點難度。可是皇后從心裡把婆婆當成媽媽,關心照顧無微不至。正因為太后出身低微,所以她在太后面前特別注重禮貌,遇到太后吃飯更衣,她都親自照顧,不讓別的宮女伸手。太后微有不適,她徹夜不眠,在跟前伺候。想不到大家閨秀出身的皇后能吃得了這份苦,後宮上下對此都十分佩服。因此,婆媳關係處得異常融洽,老太太一日也離不了媳婦。對於以孝為天的乾隆,這一點確實給了他極大的安慰。

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的人並不容易,對每個人來說,這都是一個小機率事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即使對於皇帝來說也是如此。弘曆為人,既志大心雄,才華橫溢,又自命不凡,不自覺地高己卑人,是一個極度挑剔的完美主義者,能被他看得上眼的人沒有幾個。然而對這個結髮妻子,他卻幾乎挑不出任何毛病。

登基之後,進入後宮的年輕妃子越來越多。在皇后容貌褪色的同時,她們如同一朵朵含露的花朵,競相綻放。然而皇后卻依然深深地吸引著皇帝。皇后的魅力,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日益增加,就像一罈芬芳的酒,歲月越老,就越醇香。富察氏是他永遠的大後方、大本營,永遠的溫柔港灣。隨著歲月流逝,皇帝日漸覺得皇后的嫻靜、溫柔、持重,不急不躁不妒,像一塊貼身的玉石,時刻調適著他的政治體溫。共同生活的時間越久,他們相處得越諧和,相互能讀懂對方每一個細微的表情和動作,知道彼此的內心需要。正是因為有她在,他才能精力充沛地處理國務,把大清推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強盛時期。

然而,“天道忌全”,特別完美的事物,總有特別不完美的一面相隨。

傳統社會中,女人幸福與否,一半決定於她有沒有兒子。

有人說,一個男人真愛一個女人的標誌,是特別想和她生一個孩子。

弘曆就是這樣,從結婚的第一天起,他就盼著富察氏能給他生一個兒子。一方面,他深知只有兒子才是女人根本的依靠;另一方面,他堅信他和她的結晶一定是天底下最完美、最聰慧、最有福氣的孩子。

結婚一年又三個月後,富察氏順利地生育了長女。雖然是女兒,皇室上下也興奮異常,因為這證明富察氏生育能力正常。

可惜的是,這個女孩只活了十四個月。雖然那是一個嬰兒死亡率極高的時代,此事還是給了弘曆夫婦十分沉重的打擊。令人感到安慰的是,此時富察氏已經再次懷孕,對下一個孩子的期盼沖淡了人們的悲傷。

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二十六日,弘曆的嫡長子出生。這是一件特大喜事,連雍正皇帝都為之喜形於色,親自為之命名為永璉。璉者,宗廟之器也。古代祭祀時盛黍稷的尊貴器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璉”。敏感的弘曆看來,這顯然暗寓承繼宗廟之意。

更何況這個孩子太惹人喜愛了。他正如人們所期望的,綜合了父親和母親的優點:臉形輪廓和嘴巴像父親,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和秀挺的鼻子則像母親。隨著一天天長大,這個孩子的聰明可愛也越來越引人注目,才三四歲,弘曆就開始教他讀書識字,他居然過目不忘,不到五歲,就認識了數百個字。乾隆後來說,這個孩子“為人聰明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