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3 / 4)

小說:農家記事 作者:美麗心點

斤白芹分成容易攜帶的等分,再分別用早就備好的厚氈子裡三層外三層的密封打包,裝入口袋背上馬背,由馬隊當即速遞進京。

以往瓜菜行也常用類似的秘法速遞水八仙進京,可卻都在夏秋兩季,這大冬天的遞運時鮮,卻還是頭一遭。

光是為了這次打包,郭掌櫃已是示意底下的夥計們利用鄉間隨處可見的水芹作為替代,練習了無數次了。如何密封如何保證成色,俱是一一作了除錯的。

雖說天不湊巧,可這回還特地從京城調了經驗最為豐富的鍋頭過來帶隊,一路上又早已安排了人手一路開道打點善後,馬不停蹄的日夜趕路,換馬不換人,日行三五百里不在話下。

只如此一來,所耗費的人力財力也就非常人所能想象了。

饒是郭掌櫃這輩子大事小情就沒有不曾經歷過的,舊年還在長江裡翻了一艘船,這會子看著領頭的鍋頭揚起鞭子發出清脆的破空聲,一匹匹快馬絕塵而去,只留下一道道滾滾黃煙,依舊長長吁了一口氣。

成敗,或許也就在此一舉了。

……

而此時秦家送走郭掌櫃一行,卻是闔傢俱是鬆了一口氣的。

自然也就有心思忙活其餘的事物了。

雖然天空仍舊飄著零星的小雨,可秦老爹與秦連虎幾個還是忙著下地鋤田,一是為著去苗,二是為著去草。

好在去年著實費了一番心血拾掇田地的,麥苗菜籽蠶豆等春花俱已返青,地裡的草籽經過耪地,雜草也不算很多。

花椒的全幅心思自然還是落在白芹上頭的。

看著水筧旁的那溜空地,時不時地就要同香葉上外頭挑些水芹回來種上。

這會子壅白芹自是不成的,可培育些種苗,優勝劣汰,留待下半年備用卻是正當時的。

至於家裡的女眷們,則在忙著供奉菩薩的功德事兒。

請菩薩回家供奉自然要擇了黃道吉日。

只之前正月十五這日家家戶戶都要祭祀,還要走百病、照田財、遊燈市,秦家也不外如是,卻是顧不過來。

秦老孃索性就把這日子順延至二月初一。

初一月半,這都是想都不用想的好日子。

又想著去年桑樹全部死絕,就算開春預備播種,這兩年內也養不得蠶了。索性趁著年後的這半月光景,把之前闢為蠶房的那間屋子收拾了出來。

既是當初特地選來闢為蠶房的,自然需得清潔清靜,向陽又沒有日頭直曬的屋子才是,也正好適合供奉菩薩。

坐西向東的擺上了秦老爹親自打製的方桌,又擺上佛龕、香爐、燭臺、貢盤等物。

一間小小的佛堂也就大致有了兩分模樣了。

到了日子,提前三天闔家老小茹素淨身,又備下香燭素餅,還裁了兩塊紅布漿洗乾淨收在了簇新的提籃裡。

旁的還則罷了,家裡的小字輩哪裡理會這麼多。只茹素一則,卻是苦了這串兒小小子小丫頭了。

秦老孃長於鍋臺卻口味清淡,並不大喜歡濃油赤醬肥美甘甜的食物,但在茶飯上卻從來捨不得虧待家裡人,就更不捨得委屈了正在長身體的孫男娣女了。

這些日子以來,家裡頭不說頓頓有肉,卻也是天天都能見到葷腥的。小小子們都已是吃慣了這樣的茶飯了,全素能吃一天能吃兩天,吃到第三天上這脾胃就先受不了了,吃得再多也渾似沒有吃飽。

雖說家裡的這些個孩子再小也是被教導過規矩的,自然不敢在吃食上挑三揀四說三道四的,可只看下筷子的頻率就知道心頭所想了。

蒔蘿並茴香丁香三個小姊妹倒俱是無話可說,從來都是給什麼吃什麼,有時候還耳濡目染的就學會了縮縮筷子,把好吃的省給弟妹們吃。

花椒雖是個無肉不歡的,卻也到底不是小孩,也能忍耐。

唯有香葉,頭些天聽說要去觀音廟請菩薩,花椒打心裡有些緊張,她卻只以為是出去玩兒呢,高興的不得了。卻沒想到盼了這麼些天,只頭一天吃全素就受不了了。

年後秦老孃與沈氏齊開始給她做規矩,除了三餐茶飯外,開始拘著她禁她的點心。只饒是如此,也只是不叫她時時刻刻點心不離手罷了,每日裡還是有兩頓點心給她解個饞的。

可蓮溪一帶四時八節的餅糕酥糖都重油重糖,還都喜歡用個豬板油。吃著全素呢,這些個葷點心自然就不能碰了,要吃也只能吃些淨素的點心。

偏偏香葉就是喜歡個重口味,並不喜歡這樣清淡的素點心。茶飯已是吃的不愜意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