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純利。
東頭園子的南牆下,早在上半年就重新修葺的一溜五間土牆草舍,雖然看起來有些簡陋,可用來白芹的儲存篩選掛牌,卻已足夠,甚至於秦連虎兄弟和陳師傅夜間守夜也是住在這裡的。
花椒蹲在當地,眼睛好不容易放過白芹,看著笑得合不攏嘴的郭掌櫃和那一翹一翹的鬍子,也笑眯了眼睛。
雖然自家的頭茬白芹還有泰半壅在地裡還未起收,可結果不出意外的話已經落定,今年必然又是個收穫滿滿的豐年,剩下就看方家、沈家,還有錢家的白芹,產量品質究竟如何了。(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七章 連連
至於杜家,原本舊年杜老爹杜老孃就不打算壅白芹了,更別說杜大舅還進了錢德隆,捧上了金飯碗。就跟那城裡人似的,不用種地只靠工錢就能過上好日子,杜老孃就更是一心一意的把兩個兒子都丟到了秦家,給秦老爹打下手了。
這兩天秦家起收白芹,杜老孃杜老爹老兩口更是帶著兒媳婦們早出晚歸的,也恨不得種在秦家東頭園子裡。
而老舅公家祖孫三代的,基本上已經種在秦家了。
今年因著一直在給秦家幫工打下手的緣故,老舅公同兒子們盤算著,怕是實在是沒有精力照管白芹了,再說秦家也需要人幫忙,索性就把年初時積攢培育的種芹都給了秦家,今年暫且空上一年。
而沈氏的孃家或許溫吞慣了,舊年費了好大的工夫回絕了一批姻親故舊之後,已經心有餘悸,其實今年已經不打算壅制白芹了,就怕給自家和秦家惹麻煩。
所以開春後也沒敢去溪邊灘塗上採挖水芹,倒是眼睜睜地看著十里八村的鄉鄰們差點把沿溪的水芹挖絕了種。
可秦連龍卻是深知老丈人一家子的秉性的,也不多話,直接就親自送了一批種芹過去。
沈家這才咬牙種了。
索性瞞得緊,家裡頭又因著種植柞樹和困山產耳的緣故早年間就置辦下了好大一片後院,所以周遭鄰舍暫且還沒人察覺,起收後偷偷摸摸用船運到周家灣,沈大舅才鬆了一口氣。
只是就連花椒都不知道到底是水土的緣故,還是沈家在壅制白芹上就是自有天賦。
說起來沈家因著離著距離的緣故,受到的秦家關照幫助是最少的,可舊年沈家的白芹質量就已是遠超老舅公家和方良田莊上的白芹了。
今年的產量和品質更是又提高了一大截,並不比自家的白芹差到哪裡去。
半畝的白芹,沈家人都沒敢也沒捨得吃,全都拿了過來,將近九百斤,一級品在五成左右。
郭掌櫃看著就更是隻有高興的份兒了,一句多話沒有,一百五十兩銀子,當即開發現銀。
沈大舅的擔驚受怕在看到現銀的那一刻,總算拋到了天邊,滿心裡就只剩下歡喜的份兒了。
又拉著秦連龍說話,想問禮詩圩姚氏的學塾到底是怎麼個章程。
家裡的幾個小小子如今都在隔壁村上的學塾裡唸書,那先生雖是個老童生,學問當是有的,教導十歲上下的小小子應當也不成問題,可彷彿心思並不在教書育人上頭,可束脩卻著實不低。
上半年他就在思量著是不是索性把孩子們送去鎮上求學,可他們分水鎮本就是個丁點兒小鎮,同崇塘天上地下比都不能比,哪裡有甚拿得出手的學塾的。
他就盤算著,若是去鎮上,那還不如咬咬牙,想想法子,索性把孩子們送進禮詩圩的學塾去。
不是說非得讀出個甚的名堂來,起碼心中有底,不至於再耽誤了孩子。
只若是要把孩子送來禮詩圩唸書,自是等閒就再回不了家的,他們兄弟妯娌最好也能撥人過來照料,畢竟孩子還小,還是得放在眼皮子底下才能放心的。可這樣一來,或許還得在禮詩圩或是崇塘賃房租住……
越想越複雜,攤子也越鋪越大,也沒個商量的人,這才特地藉著送白芹的機會同秦連龍商量一二。
秦連龍卻是沒想到自家這個一向溫吞的大舅兄竟也有這樣的魄力,可不得不說,這想法確實不錯的,略一思量,已是替他籌劃了起來。
而緊跟在沈大舅之後,方良那邊也很快運了頭批白芹過來。
一下馬,就嘚嘚瑟瑟興興頭頭的找上了秦老爹,問家裡白芹的產量品質俱是如何。秦連熊在一旁看的哈哈大笑,半點不客氣的明說之後,方良又去找沈大舅,結果只顧得上拿河蚌豆腐湯拌了兩碗飯,站著呼嚕呼嚕吃飽後,一抹嘴,就抓了一大把爆魚跑到東頭園子裡,蹲在地裡一壁吃一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