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2 / 4)

小說:農家記事 作者:美麗心點

再有就是不能贊同秦家兄弟五個卻不思量著分家,仍舊同居共食的。不說這祖宗三代二十來口一道嚼用鋪的這樣大的攤子,吃飯就得三桌人,光是做飯就得拿多大的鍋才能成。

只說這上下牙齒都有打架的時候,過日子豈能沒有磕磕絆絆的。這捧在手心裡長大的閨女要是進了門,上有公婆中有進門十來年的妯娌,下頭還有同丈夫差不了幾歲的一長串兒的侄兒侄女,這日子豈是好過的。

只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的秦家,憑著一樁樁的秦白芹、立族建宅、開河築堤一連刷足了一年的名聲,在崇塘百姓的心目中,就跟坐了竄天炮似的,“嗖嗖”幾下,已是輕輕鬆鬆上了幾層臺階,彷彿再不是尋尋常常的莊戶人家了。

雖不知道要怎樣去看待秦家,連秦家或許自家都沒有這個自覺,可門檻都快被那些個官媒踏爛了卻是事實。

而且與之前門當戶對的莊戶人家大不相同,這會子上門求情的女家,多是一些鄉紳富賈,還有好些個所謂詩書耕讀傳家的大姓大族。

反正基本上同秦家就不是一個圈子裡的人家。

家世貌似上了一層臺階。

可這家風到底如何,姑娘品性又怎樣,這就不大好說了。

畢竟秦家的情狀擺在這裡,女家想要打聽,保管一打聽就是一個準兒。

可秦家若是想去打聽人家養在閨中的姑娘,卻是根本無處下手的。

秦老爹秦老孃心裡都有些沒底兒,看著實在沒有辦法,就想著是不是索性把秦連鳳的婚事先晾一晾。

畢竟家裡頭的四個兒媳婦,這麼些年來能各自退讓著把脾氣磨合了也委實不容易,輪到小兒媳的人選,自是至關重要,必須慎之又慎的。

否則稍有閃失,別說家宅不寧,這家或許離著分崩離析也就不遠了。

至於秦連鳳,用秦連熊的話來說,他就根本還沒搭上這根筋。

只是若說起初秦連鳳一聽有人給他做媒還會面紅害臊,跑都來不及,可打心裡也不是半點想頭都沒有的。

然而慢慢經的次數多了,也算另一種歷練了,秦連鳳已經不再是當初的毛頭小夥,人家也有自家的主張了。

秦連熊說的那根筋似乎也搭上了,只好像搭錯了。

卻是聽到有媒人上門就心生厭煩。

沈氏就曾親眼看著秦連鳳追著秦老孃說他不要那些個矯揉造作、成天介十指不沾陽春水、吃個飯都恨不得有人給喂進嘴裡的千金大小姐。

秦老孃被他說得哭笑不得,不由板著臉斥了他一回,又告訴他:“真正大家子出來的大家閨秀,就不可能有甚的矯揉造作甚的十指不沾陽春水的。”

這卻是秦老孃親自經過見過的。

別說像蓮溪方家那樣傳世上百年的簪纓世家了,就是如禮詩圩姚氏那樣的耕讀人家,對女孩子的教養約束都是極其之嚴格的。

還有這一年來同秦家頗有來往的那幾戶商戶士紳之家,據她所知,家裡頭多多少少都是有服侍的媽媽丫鬟的。

可寧可叫這些個下人閒著沒事兒做,小姐們也得自個兒洗自個兒的內衣裳,幫著在廚房做事兒,自己裁剪衣裳給家裡的父兄做鞋做襪。讀書識字算賬更是必須的,除此之外還尤其重視學習禮節風俗、婚喪壽禮、人情來往的規矩學問,就算不用種地,也要記各種節氣……

一板一眼,不管是世俗的智慧,還是傳世的知識,同樣都是家族百年的傳承,是一代又一代當家主母壓箱底的經驗教訓,比之嫁妝,這才是真正能叫女子得以立身的無價之寶。

秦連鳳聽著卻是當時就翻了個白眼:“我可沒看到那樣傳世百年有底蘊的人家,只看到了一群咋咋呼呼的暴發戶之家。”

說著就扛著花椒跑遠了。

倒是留下秦老孃頗有些意外,還同她們嘆了一回,說是沒想到秦連鳳小小年紀,又被他們闔家護小雞崽子似的護到這樣大,卻能看的通透。

而這會子聽到八堂嬸這樣說,沈氏自是鬆了一口氣的,覺得自己也沒甚好說的了,只是坐著喝茶,同蒔蘿說話。

而沈氏都想得通透,秦老孃和姚氏就更不會接八堂嬸的茬了。

只到底是舒家的宗親,不好做的太過倒時候叫舒家和蒔蘿為難。還是神色如常的同她說話,只是也總有辦法讓八堂嬸順著她們的話頭走。

八堂嬸不是心中沒數兒的,只是她根本想不通,秦家怎的會這樣風不動水不調,竟是一副半點不將她的話放在心上的模樣。

又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