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書出列問道:“陛下,靜郡王的嫡幼子如今的爵位是王,是否降為郡王?”
李靜去世時是王爺,李文琰是世子,朝廷就直接封李文琰為琰王。如今李靜都降為了郡王,李文琰自然不能再當王爺。
李嚴淡淡道:“李靜之罪與朕的侄子文琰無關。文琰年歲小,剛剛痛失生父,朕不想讓他再失去王位。”幾句話便保留了李文琰的王位。
之後的兩天,早朝上李嚴下旨,陸續恢復被李動滅門的幾大重臣家族的名譽,還有一定的補償。
李動寫給李靜的十一封書信被印成小冊與李嚴的聖旨發至各級官府。
年底歲未,十一封書信小冊一張張的撕開與幾道聖旨,一起張貼在城府、縣級別的衙門外面的牆壁。
各鎮讀書人及各村的里正到縣衙門集中熟讀之後傳達至每個村民。
大唐國人人皆知李動的罪孽,李靜的助紂為虐。
臘月二十八,天寒地凍。
戴著六成新皮帽穿著厚棉襖棉褲的趙德在黃河岸邊的土路與同行的李村的里正告別之後,快步趕回小梨村。
咚咚咚,驚天動地的鑼聲震醒了正縮在被子裡午睡的村民。
“奉縣令大人之令,給大家說說朝廷的皇榜告示的大事。”趙德面色凝重的講了李動、李靜兄弟的罪狀,而後說了朝廷對李靜的懲罰,在村民的震驚之中擺擺手,讓他們散去回家。
趙明圓恨聲道:“難怪這麼多年北地的學子沒有一個考一甲。”
他所在的金城書院,師資力量很好,聚集整個北地所有有才華的學子,然而三十幾年連一個一甲第十名都沒有出過,名聲生生被南地的書院壓下去。
趙德擔憂道:“陛下將靜王降為郡王,屍體不得埋入皇陵,老王妃與琰王定然對陛下心生恨意。徐老太爺是陛下的親舅舅,徐家一大家子住在琰王府,不知道過得如何?”
趙明圓想到在徐家呆的那兩天,琰王府對徐家很是禮遇,應該不會怠慢徐家,但是此一時彼一時,真是替徐家擔心。
他見雙親及哥嫂都是一臉的擔憂,便道:“爹,徐家跟呂都督家關係不錯,要是在琰王府受了委屈,可以去呂都督家。”
從長安來的幾個人騎著十幾匹快馬,日夜狂奔,終於趕在年前到了金城的王府。
身著綠袍的太監林小七第二次來到金城,風塵僕僕,滿臉的疲憊,下馬之後,朝王府守門的親兵隊高聲道:“聖旨到!”
片刻之後,董老王妃、李文琰及徐家人均是著朝服,跪在東院的大廳。
林小七宣讀聖旨。
第一道聖旨便是對朝廷對李靜的處罰。董老王妃、李文琰已從金素那裡提前兩天知道了此事。
第二道聖旨就是給徐家撥亂反正恢復名譽,以及賞賜。
徐清林激動的痛哭流涕,多年的心願終於實現,總算為家族洗清冤屈,總算他死後有臉去見徐家的列祖列宗。
“郡公爺,您快請起。”林小七連忙雙手扶起雙手顫抖的徐清林,把第二道聖旨放在他的手裡,“陛下、太子還給您寫了家書。下官這就給您。”
徐清林緊緊握著聖旨與書信,都顧不著跟董老王妃母子打招呼,就急匆匆帶著徐家人回了西院。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祖宗靈牌前把聖旨大聲念出來。
徐家人跪在徐清林身後向靈牌磕頭。
徐淼淼等著徐清林情緒平靜一些,道:“爹,咱們家族的祖籍在江夏(現在的武漢),陛下在聖旨裡面給我們家賜的家宅在長安,千畝地也在長安周邊。”
徐清林剛才只顧著激動高興,竟是沒有聽清賞賜。
他又去把供在祖宗靈牌前的聖旨展開細看,果然是郡公府在長安,徐族的千畝地也在長安轄地。
“陛下不想讓我回祖籍?”徐清林目光迷茫。他一直是想回祖籍,重振家族。
徐淼淼便道:“爹,陛下、小南南都給您寫了信,您快看看。”
徐清林趕緊把李嚴的信開啟瞧看,看完之後,放下信哽咽出聲,“老家的什麼都沒了,連祖墳都沒被平了。”
徐淼淼見老爹心情大起大落,拿過信來看。
原來當年李動的人帶著北地邊防軍隊滅門徐族,殺了人之後,把族裡的東西全部搶走,一把大火燒了所有的房子。
徐族被移為平地,族裡的地、果林、魚塘被李動賞賜給北地軍官及部下。
後來內亂打戰,當地是主戰場之一,這些地、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