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思全在軍務上,連日來戰況成果斐然,卻讓她嗅出一絲陰謀的味道,於是開門見山問道:“聽說你誤以為遇上的是西瞻騎兵,所以吃了軍報?”
另外還有一個身量十分高大的男子立於其後,突然開口:“吃了多久?現在吐出來還管用不?”
正文 第198章 今古山河無定拒(12)
他身上穿著再普通不過的便裝,沒有一點表明身份的東西,神情卻比大帥元修還隨便,毫不在意自己身前坐著的是皇帝,正好奇地打量著他。司馬謙知道軍中只有一人是這般模樣,那便是帶領五千士兵將草原攪得天翻地覆的任平生了。
對此人的武功他早有所聞,看來此人有辦法讓他再把軍報吐出來!司馬謙迎著他興致勃勃的眼神,尷尬地道:“吃了幾個時辰,怕是沒有用了。”
青瞳沒有理會任平生,又問:“沒了軍報,但是你還是一路趕來,是否你看過軍報,記得其中內容?”
“是的,將軍撰寫軍報時,末……末將就在一旁。”司馬謙面對她還是很緊張,舌頭有點打結,他吸了一口氣才道,“元恪禮將軍派末將前來,原本就是為了萬一軍報上寫得不清楚,可以當面詢問末將。”
“哦?你清楚佈防?想必這些佈防也有你的提議吧。”
“是!”司馬謙沉聲回答,洛川的佈防一半以上出自他的建議:“洛川原本在山腳佈下三重拒馬,現在改到山腰,馬匹衝至半山,三重拒馬足以抵消——”
他準備詳細說明佈防改動情況,誰知青瞳一擺手:“這些今晚回去寫個條陳,不用在此說了。洛川大捷,我軍用三千傷亡換到西瞻一萬多騎兵,足以證明你們的佈防合理可靠。”
“是。”司馬謙馬上閉緊了嘴。軍報上寫的就是這些,如果不讓他說,那他就沒有什麼話可說了。
青瞳沉吟良久,突然又問:“司馬謙,你原本是陳平關守將?因為大帥增調兩萬人守關,就將副將元恪禮換下你了?後來兵敗,元恪禮便將你一起帶到了洛川防線?”
司馬謙吃不准她是什麼意思,看了一眼一旁站立的元修,十分尷尬,卻也只好道:“是。”
“嗯,你們出了陳平關之後,被西瞻回擊,追你們的有多少人?”
“開始的時候不過千餘人,看似經過長時間奔跑,十分疲累,隊伍都跑散了,正在河邊休息飲馬,元恪禮大人於是決定突襲,不料——”
“不料中了圈套?西瞻人另有埋伏?”
“正是。”司馬謙回答,“末將也曾仔細觀察地形,發現那裡地勢平坦,方圓十里也不會有什麼埋伏,這才放心出擊,卻不料西賊在如此冬日,卻伏於冰冷的水中。”
“西瞻人的確強悍些,向來不怕吃苦。不過隱匿於水中這種辦法,卻沒見他們想出來過……”青瞳思索一下,問道:“既然他們將你們誘出這麼遠才動手,必然是存了全殲的心思,但你們中了計,卻能大部分都逃脫,以致能及時支援洛川,想必有些緣故?”
司馬謙有些奇怪,皇帝提起敵人的時候,並沒有用軍中習慣的“西賊”這種帶著貶義的稱呼,他略感有些不習慣,卻也無暇品味這背後的意思。皇帝語氣一直平淡,簡明扼要,但所問的問題,總是切中要害,讓他不得不提起全副精神去應對。
“末將僥倖,懂得幾句西瞻話,戰到中途聽見有西瞻人叫一個三十幾歲的人臺吉,知道這是個重要人物,便帶隊猛衝,西瞻人為了保護此人,亂了隊形,元恪禮將軍帶著軍隊抓住機會,及時撤出。”
上面半天也沒有聲音,司馬謙偷偷抬頭,見皇帝眉頭緊緊皺起,似乎正在思索什麼難題。他大氣也不敢出,帳中便沉默了好一陣子。
“聽說元恪禮衝出之後,急著要回陳平關,是你攔住了他,說陳平關必然已經失去,要從玉門郡繞過關後,才有奪回的希望?”
“末將無能,不知玉門郡已有敵人攔截,以致貽誤戰機——”
“什麼戰機?!”青瞳擺手打斷他,“你若不阻攔,兩萬陳平守軍、兩萬玉門守軍全得斷送,那還哪裡有洛川大捷?”
司馬謙很想謙虛一下,但是看皇帝的臉色並不好看,沒敢作聲。
“今晚你收拾一下,不要回洛川了,就去雲中呼林關鎮守吧。”
司馬謙有些為難地看著她:“陛下……”
呼林關可不比陳平關,陳平關只是一座關口,常備守軍只有三千人。而呼林關實際上是一座附帶很多縣鄉的城池,又是緊挨西瞻的大苑第一道門戶,所轄常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