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部分(2 / 4)

小說:寡人無疾 作者:笑傲網路

有太多有意思的地方,從和昔日同事知道了高祖的事情之後,姚霽已經無法將這裡當做單純的科研模擬場景,而這些遊客也不是單純意義上的“遊客”,很多都是秦銘安排好的“投資者”,相對於他們,姚霽更關心的是劉凌。

更別說,劉凌好像看不見她了?

“看不見她”的劉凌既要表現出若無其事的樣子心不在焉地和陸凡對答,又擔心姚霽以為他真看不到她了而抽身離開,心中猶如小貓撓心,他甚至不知道姚霽對他的感情有沒有深到願意再為他等一等,還是當知道他看不見自己後失去了所有的興趣。

不過既然她還能“下界”,說明那邊也許被瞞住了?

“……廬州桑瑞陽家境貧寒,但少有德名……”

劉凌好脾氣地聽著陸凡一個個介紹自己舉薦這幾個人選的原因。

直到說到最後一個人選,他少見的停頓了一會兒。

“這最後一個學生,是皇商出身。”陸凡猶豫了一會兒:“兩年前黃家牽扯到‘無為教’案裡,雖查明瞭是有人構陷,但黃本厚自殺,臣總擔心黃家對朝廷還有怨氣,故而這個學生雖然極為優秀,可是臣一直存有猶豫之心。”

“此人是黃本厚的什麼人?”

劉凌聽到“無為教”案,精神頓時一凜,連姚霽都顧不得了。

“此人是黃本厚的堂孫,小時候曾被火撩過臉,臉上有疤,後黃家尋覓良醫診治多年才治好了臉上的傷疤,卻因如此,使得黃良才性格孤僻,獨來獨往。後因皇商資格蒙蔭入國子監讀書,學生見他雖顏面有損卻天資聰穎,便安排了昔年同僚對他多為照拂,果然才華出眾。”

陸凡是從國子監出身的宰相,所以對於科舉和人才的培養這一塊比之前的宰相更為重視,尤其是國子監學生,自他為相起,寒門學子越來越容易出頭,非仕宦子弟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培養。

“他有才能,善決斷,只是性格並不算圓滑,臣的意思是若他能入殿試,外放為官鍛鍊一陣子通曉人情達練,再以作觀察可堪大用。就是黃家……”

黃家是皇商,比起耕讀出身的寒門人家更受歧視,畢竟士農工商,如果長久以來的偏見那麼好改變,黃本厚也不會想著傾家蕩產改換門庭了。

劉凌倒不介意黃良才的出身,對他來說,如果經歷過年幼的劇變還能頑強入學為家族謀取出身,至少在心性上來說是個堅毅可用之輩。

就是人品不知如何。

說起黃本厚,劉凌也是滿懷內疚之心。

當年蝗災時牽扯出無為教之事,但因為上下齊心,劉凌又放開常平倉以糧換蝗,這場蝗災在秋初的時候就已經得到了遏制,到了嚴冬時,劉凌又命受災幾州的百姓以挖蟲卵衝抵徭役,最後一點隱患也被根除,蝗災算是有驚無險的過去了。

隨著東君領著蕭九開始查案之後,劉凌才漸漸明白無為教身後的水到底有多深。皇商之間也互有勾結和派系之分,王七說的沒錯,黃本厚早就犯了同行的眾怒,各種大小動作不斷,只是沒有查出來罷了。

但黃本厚也不是完全無辜的,從東君和御使們查出來的線索來看,黃本厚在方家沒有造反之前就靠上了方家的大船,因為地方官員的庇護才能富甲天下,只是後來方家造反,黃家才在明面上斷了和方家的聯絡,私底下有沒有很難說清。

就這一點本就是重罪,可那時候方家勢力驚人,作為商人攀附權貴也是尋常,只是東君越查越多,似乎黃家還有方家的內應,那個死在外面的管事也並非單純被賊寇所殺,其中千頭萬緒,足以定罪的證據卻十分渺茫,就連劉凌都很頭疼。

在查黃家糧行的底細時,終是被黃家察覺到了不對,黃本厚上了一本萬言書,寫明瞭自己當年為何會攀附方家、如何以官糧經營和方家共同牟利的事情寫了清楚,但自陳對無為教、對方家造反絕無插手,隨萬言書入京的還有一本歷年來和方家極其其他官員來往的賬目,也是清清楚楚到了先帝重起皇商那年就斷了所有的來往。

可很多證據還是不利於黃家,御史臺傾向於先抓後審,東君的意思卻是先查後動,以免打草驚蛇,如果真有牽扯到謀反之事,可以放長線釣大魚。

眼看著黃家就要被摘掉皇商資格、黃本厚也要下獄時,黃本厚卻因為自己的決策而連累族中,選擇了自盡在家中。

據說黃本厚自盡之後,湖州百姓紛紛哭號奔喪,許多收到過黃家幫助的鄉民自傳送葬,黃本厚的喪事在黃家極力低調的情況下還是震動了天下,有關這個“黃大善人”的傳聞就連皇宮裡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