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朱翊鈞當真要幹這種事情,只要這錢他能出得出,而且能夠按時、準確地交到人們的手上,不會在中間出什麼貓膩的話,這麼做倒也無異於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了呢。
轉眼間,這麼一件在以往的歷朝歷代都被看成是一種危害巨大的壞事的事情,到了張凡的嘴裡,反倒是變成了一件美事。
而且,張凡並不是如同後世那邊,用一些自己的專業知識,在加上一些專業詞語來將對方唬住,而是解釋的非常清楚。李太后聽了之後,也沒有什麼不明白的。而且她聽張凡那麼一說,也覺得自己有些過濾了。就算以後朱翊鈞花起錢來大手大腳的,但是收入卻還是會增長。她倒也不相信,朱翊鈞一個人能有本事把那麼多銀子都給花了。再說,有張凡在,她相信張凡也會勸導朱翊鈞的。
總之,事情就是這麼個模樣。
不過這些,再怎麼說,別說這些大臣們不知道了,就算是他們知道了,那這也是明天的事情。既然是明天的事情,那自然就是要等到明白再去過問了。如今,在他們的眼前有著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考慮。
今天,很多人都是已經得到訊息了,知道早朝上會議些什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張居正將要正是請求,整個朝廷都開始使用那《考成法》的事情。
雖然說如今,治水之事已經結束,三地重建的進度也都已經過半了。而《考成法》在其中所發揮的力量,更加顯得突出,也更加有成效。
不過,即便是如此,還是有很多人不希望用它。或者說,這《考成法》是越有效果,就越是用人不想用。
今天,就是要決定這件事情的時候。
第八百四十六章 有人反對
今天的早朝跟以往不同。不說那個往日裡都是坐在那裡不聲不響,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開口的朱翊鈞,這一次是主動,而且是第一個開口說話了。這說起來也不是什麼奇事了,畢竟他當上這個皇帝也是有一年有餘了,總是會發生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的。更重要的是;今天不只是他第一個開口這麼簡單。往日就算是他第一個說話,大都也是問別人什麼。不過這一次,朱翊鈞開口可不是要問話的。
“昨天,張先生上了一道摺子給朕。”待到忠誠山呼萬歲之後起身,朱翊鈞看了看他們,說道,“至於摺子上面說了什麼,想來不用朕在複述一遍,諸位愛卿恐怕也都是已經知道是什麼了吧。各位可都是有大神通的人,就不要在朕的面前藏著掖著了,免得傷了和氣。”
朱翊鈞的後半句話,本來是不會說出來的。只不過前半句一說出口,他就發現有人還弄出一臉不忿的模樣,甚至是想要裝模作樣地站出來為自己辯護幾句。這麼一看,朱翊鈞才是一時心中有氣,說出了這麼一番話。這一番可算是氣話了。
不過即便是氣話,但是出自一個皇帝之口,哪怕是一個還沒有權勢的皇帝,都是不得了的事情。還記得上一次,朱翊鈞那一番“十年報仇”的言論出口,著實是嚇到了不少的人,尤其是當場還不覺得有什麼,但是回去之後,這些人是越想越不對勁。到了現在,也就沒有人再敢隨意挑釁朱翊鈞了。
見沒有人站出來說話,朱翊鈞倒是顯得有些失望了,說道:“既然如此,諸位愛卿都知道了,那就好辦了。可有人站出來說說話嗎?”
老實說,朱翊鈞這個時候說出來這件事情,並不是他所選擇的日子,也不是李太后的意思,這件事情實際上還是要看張居正如何施為。反正李太后那邊都已經是透過了,如今只要張居正覺得時候到了,上了摺子,這邊就宣佈。只不過,就算是宣佈,還是得要問問在場的大臣才行,這個過場總是的走一下的。
只不過,就算是朱翊鈞也是明白,這個過場可不是這麼好走的。必然會有很多人都站出來反對這件事情。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如果《考成法》一出臺,不說得罪人了,最起碼朝中九成以上的官員,利益全都要受損。雖然說《考成法》如今已經有了李太后的首肯,是勢在必行之事,但是這些人還是要掙扎一下,畢竟世事無絕對,只要有那百分之一的可能,都不可能錯過的。
總之,這是一件扯皮的事情。
不過,不得不提一下,張居正在這個時候提出來讓朝廷施行《考成法》也並不是毫無緣由的。並不僅僅是李太后同意的原因,如果只看著這一點的話,那麼遭災六月的時候,李太后就已經同意了,那個時候就能提出來了。但是張居正並沒有這麼著急,因為他明白,時機還並沒有成熟,冒然行事只會功敗垂成。
而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