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情到底是什麼性質,不用再說了,所有的人全都是明白的。而且對於李太后那邊,就算是不知情的人,猜也能猜出來,李太后估計昨兒個晚上就已經知道了這邊發生了什麼事情。既然都發生了這件事情了,李太后是絕對沒有理由還讓朱翊鈞呆在這裡的,畢竟皇宮裡面要比這裡安全的多了。
所以,一大早上,辰時剛剛過去,李太后讓朱翊鈞馬上回宮的懿旨就到了。而且前來頒旨的不是別人,正是馮寶本人。當然,讓馮寶來頒旨,並是因為馮寶怎麼樣,而是要讓眾人明白,李太后對於這件事情的重視程度究竟為何。
而且,一同前來的,可不僅僅只是馮寶和他所帶著的人,還有李太后所派來的整個後軍,準備會同鄭承憲這邊所帶來的一千人馬,總共五千人,一同護送朱翊鈞回宮。
要說這排場嘛,自然是大了一些,畢竟從這裡回宮去,距離根本不願,半天時間也就到了。而且這裡就算是京郊,也是京城,是天子腳下。有著鄭承憲現在的這一千人護送朱翊鈞回去已經是足夠了,有哪個膽子大的刺客敢面對一千後軍還敢過來行刺朱翊鈞的,更不可能有大隊人馬衝殺過來了。
不過這種安排卻並沒有讓任何人覺得有些太過了。畢竟,這可是關係到皇帝的性命安危,就算是弄來再多的人,也都不為過。
而這些,都不是最為主要的,主要的是,朱翊鈞如今是非常的不爽。原本,他是希望能夠僥倖,僥倖自己的母后不會頒旨讓他早日回宮。當然,朱翊鈞雖然天真,但是他可不傻。尤其是昨天晚上張凡跟他說過那麼一番話之後,朱翊鈞更加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想要讓自己的母后不頒旨讓他早日回宮,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朱翊鈞昨晚上沒睡覺,實際上也就是在考慮這件事情。最後,他所的出來的結論就是,裡提案後是不可能不頒旨讓他提早回宮的。但是他的心裡面還是存在著那麼一份僥倖,僥倖最好自己的母后能夠遲些日子再讓他回去。哪怕,僅僅只是遲上這麼一天的時間,讓他能夠多上一天自由自在的日子,也是好的。
不過如今看來,李太后顯然不會隨了他的心願了。這不,朱翊鈞這種僥倖的心理,存在著還不到一個時辰,李太后的懿旨這就已經到了。
這讓朱翊鈞覺得不爽的同時,他也是別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夠乖乖地聽話,,跟著護衛他的後軍一同回去。
既然有李太后的懿旨到了,這就好辦了。於是一大早的功夫,根本就不用朱翊鈞說任何話,馮寶宣讀了懿旨之後,就立刻命令人開始收拾東西,準備打道回府了。期間他還是來找了張凡,問起來了這件事情。
“張大人。”馮寶是徑直走到張凡跟前,然後也不顧旁人的眼光,將張凡拉到了一個僻靜的地方,跟他說道,“張大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昨天晚上咱家正在睡夢中,突然是被人叫醒,就聽到了陛下遭人行刺這麼一件事情。這……怎麼會這樣呢?陛下如今年紀尚幼,而且手上也沒什麼權勢,更加談不上做了什麼讓某些人怨恨至此的事情了,怎麼會突然就有人冒出來要行刺陛下呢?”
馮寶在說這番話的時候,張凡是在仔細地觀察他,為的就是要仔細看看,馮寶的這番話到底是不是真心實意的,也是要看看他是不是已經知道了一些什麼,如今想要從他這裡套些話出來了。不過張凡倒是什麼都沒有看出來,這下子,張凡心裡面倒是放心了不少。
這並不是馮寶能夠隱藏的很好的事情,就算是馮寶在這方面的經筵比張凡要高,但是事情卻並不僅僅是如此。這件事情,說到底,是李太后找張凡,而且是她單獨找了張凡去商量的結果。也就是說,這件事情從一開始,就是李太后跟張凡兩個人謀劃的,沒有第三個人了。
就算是到了現在,昨兒個晚上的那出戏已經上演完畢了,但是知道這件事情內情的人,實際上也只有正好五個人,李太后、張凡、王猛、梁超、還有那個過來裝扮要行刺朱翊鈞之人的人。總共,就是這麼五個人知道這件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而且這五個人,也絕對不會是大嘴巴,絕對是那種守口如瓶,最終會將這個秘密帶進棺材裡的人。
而這五個人裡面,並沒有馮寶的名字,也就是說,這件事情從開頭就已經是打定了主意要對馮寶隱瞞的。
如今,張凡從馮寶的面上,可以看到震驚的模樣,也可以看得到疑惑不解的模樣,甚至能夠看得到一副思索的模樣。但是這些,全都是正常的,只要是朝中的人,聽到朱翊鈞被人行刺這個訊息,聽到這個而露出這種表情,那絕對是完全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