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來說,他又實在是有些放不下那裡所有著的巨大財富。雖然他不知道那些財富到底價值幾何,可是在他看到那葡萄牙人費盡了心力也想要攻打天竺之時,他也就能夠大致明白了。
而出師無名的隆慶正在煩惱的時候,卻是聽到張凡的這麼一句話,頓時他心中的那股慾望又重新點燃了起來。
想想也是,不用動刀動槍、不用調兵遣將,就可以獲得同樣多的利潤,誰會不動心呢?只不過,隆慶還不知道張凡的具體打算。
“愛卿,你打算怎麼辦?”隆慶趕緊向張凡提出了這個疑問。
“其實陛下,微臣所說的法子,其實陛下已經做過了。”張凡笑著說道。
“朕已經做過了?”隆慶聽了張凡的話之後,非常的詫異,他可不記得自己到底做過了什麼事情。
“正是。”張凡看到隆慶這幅疑惑的樣子,解釋道,“正是陛下登基之時,下令的開關之策。”
“開關?”隆慶思考了起來。
“陛下,您且想想。”張凡見隆慶還沒有思考過來,提醒道,“自打陛下開關之時,到現在也不過就是三年的時間,而且第一年的時候,肯去出海經商的人也並沒有多少。可是陛下方才在大殿的時候,未曾見到微臣此次從江南帶了回來多少銀兩了嗎?”
經過張凡這麼一提醒,隆慶頓時恍然大悟。是啊,張凡這一次奉了隆慶的命令前去江南徹查貪汙的事情。而這一次張凡回來之後,其收穫也是異常豐富的。五千多萬兩的銀子啊!而且這些銀子全都是劉山那夥人從歸海的商賈身面撈來的。
根據張凡之前遞給隆慶的奏疏,他知道,除去那些海商正常繳給國家的稅銀之外,這些被那些個貪官們搜刮去的銀子也大約有那些海商所賺回來的一半。三年的時間,光是靠那些人數並不是很多的商賈們出海經商就賺了一億多兩白銀回來,那可是大明王朝多少年的稅收總和啊!
“這麼說的話,愛卿的意思是,朝廷應該多多鼓勵民間的商人經商?”隆慶問道,隨即他又搖了搖頭,說道,“這樣不好,一來不說自古以來,人們就以經商為賤業,人人都說商人逐利,為了錢財而忘卻了道德。若是朝廷鼓勵百姓們經商,恐怕不會是個什麼好事。
“二來,這海商一旦多了起來,自然賺回來的銀子也會多了。可是那樣一來,銀子一多,眼紅的人也會多。朕怕,將來這貪官會越來越多,那可就麻煩了。”
“陛下考慮的是。”張凡說道,“不過微臣倒也有些話要跟陛下說說。關於陛下所說的商人逐利,這點微臣同意。不過這句話在商周之時就已經存在了,這幾千年的時間過去,早就有了變化了。
“商人逐利,說白了就是為了錢什麼事情都能幹得出來。但是陛下,如今可不是這麼回事。微臣家中就是經商的,微臣此次在揚州認祖歸宗,方才知道原來微臣家中也是經商的。而且微臣祖,自從洪武年間就在揚州經營玉器生意,一直到現在,也漸漸成了江南玉器行業的一面旗幟了。微臣也是從那個時候才算真正的對商人有了一些瞭解。
“沒錯,他們的確就是要錢,畢竟他們是經商的,所為的就是錢。而他們也的的確確是為了錢這麼一個字使盡了渾身的解數,什麼事情都能幹得出來。不過這卻是有些底線的,他們還沒有瘋狂到為了錢去殺人放火、無惡不作。當然,這種事情也是時有發生,可是天下不都是這樣嗎。微臣說句不該說的話,有些做官的,有的時候為了某些事情而做的事情還要更加聳人聽聞、令人髮指。
“相比起來,商人為了錢而做些事情,可就算是小打小鬧了。畢竟他們就是為了讓人們來買他們的東西。就算他們要對什麼人使壞,那也絕對不會是百姓,最多也就是他們的同行而已。”
“嗯,愛卿說的有道理啊。”隆慶思索了一番,深有體會地說道,“不過愛卿啊,你所說的這麼個道理對是對,朕也是明白了,可是外面的那些文武大臣們不明白。再說,朕也不可能讓愛卿去一個一個地跟他們說。而且就算那樣,恐怕也還是會有很多人不明白這麼個道理,心裡面執著‘商人逐利’這四個字的人也絕對不會少。恐怕愛卿就算是費盡了力氣口水,也未必能讓那些人改變心思。”
“陛下說的,微臣都明白,只不過微臣也只是這麼說說,並沒有打算真的去這麼做。”張凡說道,“微臣的意思是,朝廷並不需要去鼓勵民間商人出海經商,而是朝廷自己幹。”
“你說什麼?”隆慶被張凡的這句話驚了一下,他有些不敢相信張凡所說的,“是朕剛才聽錯了還是愛卿你說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