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當真遇到過的。劉顯的經歷倒是先不用說了,但是張凡卻是有著無比的自信的。為什麼?就憑著他派了人在那兩個人的身邊呆了這麼久的時間所得來的情報了。
說起來派人去這兩個人的身邊臥底,究其原因只不過是因為張凡當初聽聞了這兩個人如今還在暗處策劃者什麼。再加上他們兩個當年也是跟著韋銀豹造反的人,如今張凡身為錦衣衛,聽到這兩個人的訊息,自然是不能夠視而不見的。而之後,方月玲的父親的事情,也是讓張凡打定了主意要知道這兩個人的事情,所以這才是派了人去他們身邊查探一番。
不過,如今並不是要說張凡的人到底查探到了什麼事情,而是關於將人放到這兩個人身邊的難度了。
對於這件事情,張凡也只有一個字來形容,難!那是相當相當困難的,即便是有著五毒教的人做內應,但是那兩個人不相信其他人的性子已經是深入骨髓了。所以,張凡從派了人過去,一直到成功打入他們的內部,到了那兩個人的身邊雖然並沒有花費太長的時間,但是所費的功夫,卻是遠遠超過其他錦衣衛的類似行動的。
這並不是張凡的人不給力的緣故,畢竟這種事情,他們做起來也不是第一次了。之所以這一次會這麼麻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那兩個人實在是太過多疑了。對什麼事情,全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是會威脅到自己的安全。
雖然說,幹這種事情的,小心翼翼一些並沒有什麼錯誤,但是這兩個人也太過頭了一些。有道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不過不管這句話說的到底是哪方面的,總而言之這兩個人都不是幹大事的人。或許他們如今所做的事情當真是很大,但是他們的心思,卻是小的很。
變全]文字o相的說,就是這兩個人,就是膽小無比了。
而也正是因為如此,張凡和劉顯兩人才敢大著膽子,不去通知永寧府的人讓他們避難。一來是為了不打草驚蛇,方便抓到他們。二來就是兩人覺得,張勇和王新兩個人是不敢在永寧府大開殺戒的。
為什麼不敢?說這個之前,不如先考慮考慮,如果他們敢這麼做的話,又會如何呢?在這片土地上,自從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無論是哪個朝代,治下的疆域都是廣闊無比的。而這麼一來的話,只要施政稍有不當,下面就很容易引起大問題,而大問題之後,造反叛亂這種事情也就隨之而來了。
統治者自然是明白,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的這個道理,所以即便是面對再小的烽火,也是要立刻就撲滅了事的態度。因此,對內的管束,想來是最嚴的,哪朝哪代都不會允許在自己內部作亂的人。甚至於,就算是國家面臨了內憂外患的雙重局面,甚至是外患遠遠大於內憂,但是他們還是與優先將目光盯著內部,遵循“攘外必先安內”這麼一條鐵則的。
這麼一來的話,這兩個人的想法,倒是能夠有些理解了。首先,他們如今所幹的事情,對於明廷來說,絕對是大逆不道的事情。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他們被抓住了,絕對是必死無疑的。
但是,若是朝廷沒有抓到人呢?這就要分兩種情況了。
如果說這兩個人當真是罪大惡極,幹了很多的壞事,就比方說,殺了很多人這種的話。朝廷絕對是會視這二人為眼中釘、肉中刺,意欲除之而後快的。這麼一來,即便是會花費很多力氣,但是朝廷也會派人去追殺他們,至死方休的。
但是,如果說這兩個人雖然弄了很大的動靜出來,最後卻是並沒有殺什麼人,所造成的也只不過是花錢就能夠恢復過來的局面的話,情況又會不同了。到時候,這兩人捲鋪蓋逃跑了,朝廷或許會派人抓捕他們,但是力度絕對不會太大的。
那麼一來,兩人在透過這一次狠狠地撈上一筆之後,只要隱姓埋名,不要太過顯山露水的,想要活到自己老死的那一天,倒也是並不可能了。
顯然,這兩個人所打的就是這麼個主意了。
而也正是因為如此,張凡和劉顯兩個人才會打定主意,不將那邊的打算公佈出去,也不讓永寧府的人提前避難。
原本,兩個人雖然這麼做了,但是也並不放心,畢竟這種事情,即便是把握很大,一旦弄錯了,兩人就變成千古罪人了。
但是現在看起來,兩人是猜對了。那兩萬多人,並沒有奇襲永寧府,而是讓他人都知道的,集結了起來。顯然,這是並不是要大開殺戒的模樣。這也讓兩人放下了心。
不過,接著看彙報來的訊息,張凡和劉顯的眉頭也就皺了起來。事情,並不是如同他們所想的那麼簡單的。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