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一人,連帶著她的兒子朱常洵都是寵愛非常的。
而大臣們即便是不看這些,也是明白,如今這兩人到底是哪一個更能夠被立為太子,甚至於將來當上皇帝,都是說不定的。
但是,大臣們考慮問題,可不能這麼單純。對於他們來說,有些事情,那可不是這麼簡單的。就比方說這立下太子的事情。如今的確是沒有辦法確定誰更加合適,但是在這種不能確定的情況下,既然身為大皇子的朱常洛已經年紀不小了,那麼不新增任何因素的情況下,也應當是朱常洛被立為太子才對。
而之前王家屏沒有提這件事情,也多少是因為有些想不起來。但是既然如今已經想起來了,那麼他也自然是不會默不作聲的。所以,可以說王家屏說出來這件事情,那當真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完全正確的。
而且,王家屏提出來這件事情,還有一個正當無比的理由。那就是,冊立太子乃是國之根本,更何況如今的皇帝,有幾位皇子,並且大皇子已經到了合適的年紀了。所以,若是能夠早rì立下太子的話,對於朝廷和江山社稷來說,那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最起碼的,這個決定一旦做出來,那就能夠極大的穩定人心。
這裡所說的這個穩定人心,可不只是那麼簡單的四個字而已,這當中實在是包含著太多太多的緣故了。
儲君之事,不管是在任何朝代,歷來都是非常讓朝臣和皇帝們頭疼的事情。而因為儲君的問題,因此而麻煩上身,而就此丟掉官職,甚至於是丟掉xìng命的人,那可當真是數不過來的了。
因此,在儲君沒有冊立之前,那麼圍繞著這個問題,將會有無數的人因此而展開角逐。不僅僅是身為皇子的那些人本身,還有後宮的妃子,朝中的大臣們。無數的人,那當真是會為了這件事情而奮不顧身地闖進去,並且不在乎能不能夠再出來了。
而這當中,還牽扯到許多問題。對於皇子們本身來說,誰能夠當得上這個太子,那也就意味著他將來能夠得到整個天下,坐上那把龍椅,享受無上的權力。而沒有得到的那個人,即便是身為皇子,恐怕也不會有什麼好結局。若是勝者能夠顧念兄弟情誼,還能夠優待一番。但若是記恨之人,亦或是兩人之間有過什麼矛盾的話,那麼這可就難說了。或許會因此而招來殺身之禍,這都是說不定的。
而這一點,對於那些後宮的妃子們來說,也同樣是如此。畢竟她們也都是作為皇子的母親來加入到這場爭端當中來。一旦勝利了,母憑子貴,將來當上皇太后,那可當真是女人能夠在這個封建社會當中所能夠站到的最高位置了。
而一旦失敗,她們倒是不會害怕會招來殺身之禍,畢竟等到那個時候,她們的身份,最起碼的也都是先皇的妃子了。但是即便是如此,將來落得個被打入冷宮,無人問津,一直到最後,孤苦無依的死去,甚至於都不能有個體面的葬禮。這種事情,也不是這些人所想要遇到的。
不過這些,都算是好的。更何況,即便是這麼大的事情,但是不管是皇子還是宮中的妃子,能夠參與到這件事情當中的,在這方面的人數並不多。所以,即便是這件事情每次,在這方面也都是必須會要有幾個受害者的,但是人數都不是太大。
而這件事情當中,真正會牽連到的人數最多,也是死傷最大的,實際上就是朝中的那些個大臣們了。
雖然說封建帝制,設立儲君,讓皇家延續,可以一直執掌天下,這是皇家的事情。但是既然皇家要統領天下,那就需要大臣們來說話。而既然有大臣們來說話,那麼這種事情,也就從皇家的私事,變成了需要大臣們討論才能夠通得過的公事了。
而在這當中,也並不只是如同這表面上所說的這麼簡單的。這當中還是有許多門道的。
有些,就比方說如今的王家屏,那當真是從公允的角度出發來考慮這件事情。在他看來,立朱常洛為太子,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所以他也就這麼提出來了。
但是同時,今天跟他一同跪在朱翊鈞的面前,一同請求此事的那麼多人當中,實際上懷著王家屏的這種心思的人,是少之又少的。有,但是卻也不多。
而更多的人,實際上是將這件事情當成了一種投資,一種賭博。
如今,宮中的事情,朝中的人都是知道的。而這件事情當中,誰都知道,朱翊鈞並不喜歡朱常洛,而專寵鄭氏和其子朱常洵。也就是說,朱常洛如今在宮中的形勢,那當真是非常不好的。
這個訊息,說明朱常洛如今的籌碼非常少,能夠被朱翊鈞認可,從而當上太子的可能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