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前的玻璃看起來很清晰,既能阻擋風雨又能看清視野,這是玻璃廠最新一批的加厚加重玻璃,極其不易碎,現如今長安的玻璃廠辦起來以後,玻璃的價格掉的太快,從每件十貫掉到現如今的一件六百文,現在只要是稍微富足的家人都能買上幾件玻璃製品,玻璃廠現在也是開始研發一些其他的玻璃產品,至於這個加厚加重的玻璃就是最新的產品。
接著就進入了船艙內部,船艙內部是一套徐陽提出的建造設想結合了大唐最先進的造船工藝,設立了用餐區,休息區,武器庫,食品儲存區,淡水區,救生艙,蒸汽機發動區等等航海必須的船艙,船體分為主體部分和上層建築部分,上層建築就是船長室和控制室,主體部分就是生活區部分。
接著徐陽一一參觀了船艙內部的各個區,十分的滿意,特別是蒸汽發動機,那是一個大火爐,一般都是由三名工人將煤炭鏟進火爐中,船隻將在沒有季風的時候依然有足夠的動力進行航海活動。
整個艦隊採用的船隻多為中國明朝的福船為主體,少數為歐洲的蓋倫船樣式,畢竟兩種船隻在歷史上都層完成過遠航,一種是鄭和下西洋時所乘坐的,一種是麥哲倫環遊世界乘坐的,徐陽覺得自己這些加了蒸汽發動機的船更是遠超他們二人,畢竟自己的船隻速度都在十節以上,而光是憑藉風力,船行的平均速度只有幾節而已。
這一次出海徐陽其實還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依照他一個現代人,對於古代的航船雖然有信心,但絕對不會以身涉險,探索海洋這種勇猛的事情還是交給老牛這樣的猛人來幹比較好,自己註定不是個流傳千古的人物,所以這一次出海,自己只是沿著中國陸地邊緣到海南三亞就會下船,然後幫助老牛他們搞一個大後方,安穩的在陸地上,等待老牛他們探索歸來。
他把這個想法告訴牛進達之後,牛進達也沒有表現出什麼異議,海圖在手,而且還有羅盤、六分儀這種航船利器,最後手下還有一堆懂得航海的手下,再找不到高產作物就奇了怪了,所以牛進達對於徐陽跟不跟著船隊一起出海沒有什麼意見。
現如今船隊已經進入最後的建造,程處默和徐陽是李二欽定的出海人選,但是尉遲寶林,李德謇,李崇義,長孫衝,長孫仰他們也都對海外向往不已,想跟著一起出海,兄弟幾個整日纏著自己的老爹,就是跟著船隊下海,最後幾家人都也是無奈,除了長孫無忌不同意之外,都是允許幾家子弟出海見識見識。
太倉碼頭,就在所有人的期待中,準備迎來屬於大唐的大航海時代。
第二章長安書院建築群
落雪的長安總是清冷的,但長安市面上悄然興起的一種的蜂窩煤卻潛移默化的驅散了寒冬。
在一片銀裝素裹的坊間,一棟棟民居中高聳的煙筒處冒起陣陣霧氣,燃燒蜂窩煤的小爐子已經悄然在長安普及。
這種小巧輕便的燃燒材料非常實惠耐用,一開始還是些燒不起木柴和火盆的窮苦人家使用,後來逐漸的發展到整個長安的居民,最後連城中的那些達官貴人們都開始使用這種燃燒時間長,供暖量大的新型材料。
只需要在屋子中開一個煙筒,便可不懼炭毒,放心的享受寒冬中的暖意。
長安,太極宮北,立正殿。
此時的立正殿中,長孫皇后正在和李承乾和李泰兩名皇子圍在火爐旁烤火。
長孫皇后一臉慈愛的看著自己的兩個孩子,柔聲道:“高明,青雀,昨日聽聞你們的父皇去了上書房考察你們寫的字帖,聽說你們倆表現的不錯,今天可把寫的字帖帶來了,額娘想看看。”
李承乾和李泰急忙各自從懷中掏出一副字帖,恭敬的呈給長孫皇后,異口同聲道:“請母后一觀。”
長孫皇后笑著接過自己兩個兒子寫的字帖,滿意的看了起來,只見李承乾寫的是一首叫《潼關懷古》的詞。
“峰巒如聚,
波濤如怒,
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
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長孫皇后原本輕鬆的笑臉隨著看完這首詞逐漸變的嚴肅起來。
李承乾看到長孫的表情變化。還以為是母親大人不滿意,急忙道:“孩兒寫的不好。請母后責罰。”
長孫皇后這才反應過來,露出一絲玩味的笑容問道:“高明,這首詞是你寫的?”
李承乾心中腹議不已,急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