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劉家的刺史老太爺已經預設了徐陽是自己的準女婿,一下子就把徐陽的身份拉高了不少,更何況,徐陽真的很會賺錢。
當官雖當官,日子總還是要過的,柴米油鹽,只要人活著就跑不掉,花錢的地方很多,可是掙錢的地方不多,這些官吏們又不敢大搖大擺明目張膽的貪財。
因為李二這位千古一帝的狠人懲戒貪官的手段太厲害了。
說到這,不得不提唐朝時的社會風氣。
《新唐書》和《舊唐書》描繪的貞觀之治都是:政通人和,民風淳樸。官員清正廉潔,基本杜絕了**現象,全國沒有一個貪汙犯。百姓安居樂業,糧食豐沛,堆積如山。社會安定,沒有小偷小摸,道不拾遺,夜不閉戶。個別人犯了死罪,臨刑前放回家處理後事,處理完後主動回來接受處罰。外出旅遊,不用帶錢,也不用帶飯,公園全部免費,走到哪裡都有人接待管飯。
雖然不可否認有些誇大其詞,但是李二確實做到了中國歷史上最接近**的時代。
譬如,全國基本上杜絕了貪汙犯,全國一年,被判死刑的人,只有29個人,有個叫魏徵的幹部,1個人便提“不同意見”200多條,10000多字,僅朝廷就設專門提反對意見的專職幹部達30多個,僅李二就5次下達詔書,在全國範圍內科考和選拔有才能的幹部。
貞觀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貪汙的王朝,這也許是李二最最值得稱導的政績。在李二統治下的中國,皇帝率先垂範,官員一心為公,吏佐各安本份,濫用職權和貪汙瀆職的現象降到了歷史上的最低點。尤為可貴的是:李二並沒有用殘酷的刑罰來警告貪汙,主要是以身示範和制定一套儘可能科學的政治體制來預防貪汙。在一個精明自律的統治者面前,官吏貪汙的動機很小,貪官汙吏也不容易找到藏身之地。
所以當官的也不是整日大魚大肉,地主家也沒有餘糧。
所以幽州的諸位官員也都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看著劉家現在靠賣玻璃掙得是盆盈缽滿,一個個都是眼紅的不得了,看著人家大魚大肉,自己當個官還是青菜蘿蔔,所以十分想跟這號稱‘徐財神’的搭上些關係,稍微掙兩個外快,補貼些家用也是好的。
徐陽也是深知這些官員為何對自己熱情,他也早有打算和政府合作了,國企啊!鐵飯碗。
但是這個宴會剛剛開始,徐陽就鬧了一個大笑話。
侍女呈上來的茶,眾人皆是慢慢細品,徐陽有些渴了,就先飲了一大口,結果這一喝不要緊,徐陽立馬是低頭,一口茶全噴了出去。
‘尼瑪!這是個什麼jb玩意?’徐陽一臉死了爹的表情,他不住的伸著舌頭哈著氣,想把口中的怪味散去,可是那股奇怪的味道仍是久久不去,可謂是‘唇齒留香’。
倒是章太守最先反應過來,他輕聲道:“徐城管是不是喝不慣這茶?”
徐陽沿著唾沫,滿臉哭喪的問:“這也是茶?”
章太守微微笑道:“如假包換;這可是採用了上好的材料醃製而成的。”
徐陽的心中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什麼時候茶也能用醃製這個詞了?
“咳咳,我說,醃製茶葉嗎?”徐陽好奇的問道。
章太守笑道:“何止是茶葉,為了釀出美味的茶水,還醃製蔥、姜、蒜、棗之類的,這茶中還泡了枸杞,何首烏,人參,絕對是滋養大補之品。”
章太守的一番話說的徐陽是一陣惡寒,他每說出一種食材,徐陽的身體就會抖一下。。。。。尼瑪,這真不是給人喝的呀。
“對了,”章太守忽然想起了什麼“為了美味,通常都會加鹽和油沖淡一些。”
徐陽卒,享年二十一歲。
。。。。。。。。。。。。。。。
第二天一大早,徐陽就派人去章太守家送新茶葉了。
不但送去了茶葉,還送去了一名由徐陽親自指導的調茶師。
當調茶師將紫砂壺中的沸水衝入玻璃杯中,上下翻騰的茶葉如妙齡少女歌舞般舞動,氤氳繚繞,沁人心脾的濃香差點把章太守給融化了。
在一旁看著的章雪嵐也是一臉痴迷,如此高雅的飲茶文化,讓她瞬間愛上了這個活動,香茗於杯,白霧繚繞,茶道蘊含的哲理讓她深深著迷。
水過三杯,茶終於泡好了。
當調茶師端起玻璃杯柔聲對章太守道請慢用時,章太守感覺自己已經沉醉於這茶的濃香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當一口入喉,章太守瞬間明白了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