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玉璽,上面刻著秦丞相李斯的篆書吉言“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後來秦始皇過洞庭,突然遇到大風浪,龍舟將傾。秦始皇慌忙之中,將傳國玉璽丟在水中,鎮壓水下妖獸,才保住了性命。但是玉璽從此消失不見。時隔八年,有百姓獲得玉璽,重新奉給了秦皇。
秦朝二世而亡,傳國玉璽到了劉邦的手裡。後來的王莽之亂中,漢太后被逼得急了,拿起玉璽當板磚,怒砸王莽之弟王舜。結果讓玉璽崩壞了一角。
王莽拿回去,命玉匠用黃金鑲補了那一角,因此這玉璽,又叫金鑲玉璽。
再後來這玉璽,在董卓之亂中,落入了孫堅的手裡,就是孫權他爹。然後又到了曹操的手裡,再到司馬家的手裡……
就這樣,玉璽一直隨著朝代更替,到了元代最後一個皇帝元順帝的手中。
可以說,元順帝之前,華夏國大多數皇帝,都曾經掌握過這傳國玉璽。
沒有這個傳國玉璽,即使做了皇帝,心裡也不踏實。
但是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卻沒有得到這枚寶印,因為被元順帝帶去了漠北。後來大將徐達和常遇春追殺到漠北,征戰許久,也沒有找到傳國玉璽。
再後來朱棣篡位,曾經親征漠北,也就是為了這玩意。然後還有鄭和下西洋,也有兩個絕密任務,一個是尋找建文帝朱允炆,一個是打探傳國玉璽的下落。
由此可見,傳國玉璽在華夏國的重要性。
遺憾的是,明清兩代所發現的傳國玉璽,全部是假的。
卻沒有想到,丁二苗竟然在朱允炆的鬼皇宮裡,碰上了這玩意。
丁二苗心中存疑,開啟錦盒來看,果然是一方大印,四寸見方,以螭虎為紐。通體淺綠,卻有五色光隱隱流轉。
將玉璽拿在手中,丁二苗暗運神通,透入一點逍遙道氣進去檢視,果然有一股遠古的氣息在內。
確定無疑,這是真正的傳國玉璽。
“這是國寶,我先收了。”丁二苗把玉璽裝起來,丟進自己的揹包裡,又問道:
“那水晶頭骨在哪裡?還有龍虎山的天師伏魔鏡,一起交出來吧。”
朱允炆大笑,道:“這些東西,本來也就是要給你的。”
說著,朱允炆一轉身,取出了另一個大一點的盒子和天師伏魔鏡,一起放在了御書案上。
想必那盒子裡裝著的,就是水晶頭骨了。
見到朱允炆如此配合,丁二苗的火氣稍稍降了一點,道:“這頭骨裡,究竟有什麼秘密,你們和秦廣王,都看得如此寶貴?”
“這是劉軍師交給我的東西,據說,乃是仙家重寶,有緣者,可以藉此而成仙。”朱允炆開啟了盒子,頓時珠光寶氣溢位,道:
“只可惜,官人福薄,悟不透這其中的玄機。二苗,你天資聰穎,又有茅山神通在身,或許可以窺見天機。”
丁二苗哼了一聲,伸手按在水晶頭骨上,以逍遙道氣檢視。
那頭骨和真人頭骨大小無異,藍汪汪的,晶瑩剔透,似乎帶著三分邪氣。
丁二苗的逍遙道氣剛剛催發出一點,整個身體,竟然觸電般的一震!
與此同時,水晶骷髏頭的兩眼裡,各自放出一道精光來,一閃而逝。
短短的接觸,丁二苗就已經知曉,那頭骨裡面,分明蘊含著一種巨大的能量在內。
而且,這種力量在排斥自己的逍遙道氣。
第1414章 打賭
一震之下,丁二苗縮回手來,有點詫異地打量著那水晶頭骨。
稍後,丁二苗再次將手掌覆蓋上去,緩緩地透入逍遙道氣,再次檢視。
這次受到的排斥略小,但是依舊存在,而且無法深入。
不過丁二苗隱隱探知,頭骨裡面,除了巨大的能量之外,似乎還包含著某些資訊。只是一些模糊的文字在流轉,丁二苗卻無法讀取。
想到身在朱允炆的鬼皇宮裡,不宜仔細檢視,丁二苗便收了手,道:“除了這些東西,你們還有其他法器嗎?有的話,一起交給我。”
朱允炆點點頭,道:“還有劉天師留下的一面鏡子,在仙人墓裡。可惜被你用打屍鞭,劈成兩半了。”
說著,朱允炆取出一面已經裂成兩半的銅鏡,放在桌面上。
丁二苗一看,果然是當初,自己在仙人墓裡遇到的,那個會複製人的妖鏡。
只不過,鏡面破損以後,不再是當初的明亮,而是一片矇昧不明。不用說,這件法器已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