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帽山距離乾陵,可不算近,要橫穿兩三個省。
葉孤帆帶著狄雲和李偉年,輾轉乘車,在第三天一早,來到了乾陵的範圍內。
乾陵,位於古長安西北方向八十五公里處的梁山,依山為陵,渾然天成。
葉孤帆不急著看陵墓,先觀山勢,直奔梁山最高峰。
此山山石崔嵬,地勢險峻,為東西交通之咽喉,是古代兵家的必爭之地。
立於梁山峰巔之上,東望唐太宗的昭陵,山勢突兀,孤聳回絕;南望太白終南二山,積雪皚皚;北面的五峰山,遙相輝映;西接翠屏山,層巒疊嶂青綠滿目。腳下樑山,三峰聳起,主峰蒼潤高峻,泔河環其東,漠水繞其西,整個山麓林木蔥蘢,古柏參天,環境雅緻肅穆。
“好地方!果然是龍脈聖地!”葉孤帆審視四周,連連讚歎。
風水堪輿的學問,狄雲自然不懂,便問道:“好在哪裡?我怎麼看不出來?”
李偉年也在一邊附議,道:“是啊,都說乾陵的風水很神奇,選址也是李淳風和袁天罡一起確定的,你跟我們說說唄。”
關於乾陵的選址,的確被傳的神乎其神。最流行的一個版本,是這樣的。
——袁天罡和李淳風,同時受命,替武則天尋找風水寶地。兩人先後來到梁山之上,袁天罡先到,站在山頂放眼四望,只見梁山主峰形似鳳頭,左右兩峰如同鳳凰兩翼,張翅欲飛。在此建陵墓,以鳳頭為朝山,左脈青龍,右脈白虎,艮山坤向,遠處則漠水自北向南,環繞而過,山環水繞,屬上乘風水。更為絕佳的是,青龍白虎之間,夾有一道長崗,逶迤如龍,天生案山之格。袁天罡反覆斟酌推斷,乾坤震離,參照無誤,便於穴眼平平埋下一枚金錢,以碎土掩之。回朝覆命。
李淳風后到,也在梁山主峰勘測,無巧不巧的,也看中了這塊地。為了留下標記,李淳風就把頭上的髮簪取了下來,紮在地上,回朝覆命。
結果,武則天派人來看,發現李淳風的髮簪,恰好紮在袁天罡的銅錢眼裡!
這段傳說,很多人都知道,也因為這段傳說,乾陵的神秘,又增加了許多。
現在,狄雲和李偉年想聽一聽葉孤帆對乾陵風水的看法。雖然他們不懂,但是聽來解悶也好。
葉孤帆笑了笑,手指四周,道:“這裡三峰高聳,主峰挺拔。東隔烏水與九嵕山相望,西邊有漆水與婁敬山、歧山相連。烏、漆二水在山前相合抱,形成水垣,圍住地中龍氣。這種地形,應該算是絕無僅有的。”
“可是說這塊地有利於女主,表現在什麼地方?”狄雲半懂不懂,繼續問道。
“利女不利男,是這塊地的缺陷所在。對於男性皇帝來說,這裡是有毛病的,但是對於武則天來說,卻是絕佳。這裡東西兩面環水,能圍住龍氣,但是這水,也隔斷了唐太宗的龍脈。看天下大勢,李唐王朝的龍脈,是從崑崙山分出一支過黃河,入關中,以歧山為首向東蔓延至九嵕山、金粟山、嵯峨山、堯山的。唐太宗葬在九嵕山,為龍首,後面的帝陵,就不能居於龍頭之前。而且梁山又非龍首之地,而是周代龍脈之尾。尾氣必衰,主治國無力。”
葉孤帆繼續講解,道:
“再看梁山北峰居高,前有兩峰似乳狀,整個山形遠觀似女人平躺一般。選陵於此,江山定為女人所控。還有就是,梁山主峰直秀,屬木格,南二峰圓利,屬金格。三座山峰雖挺拔,但遠看方平,為土相。金能克木,土能生金,整座山形龍氣助金,地宮營主峰之下,江山必落在金格之人手中。
皇陵選在這裡,已經註定了武則天后來登臨帝位。”
李偉年想了想,道:“這麼說來,又是李淳風和袁天罡,幫了武則天的忙?”
“現在還說不定,先去乾陵參觀一下。”葉孤帆揮揮手,轉身下山。
這時候,初夏季節,正是旅遊高峰。乾陵墓園中,遊客不斷。
葉孤帆和狄雲並肩向前,李偉年落後幾步,裝作遊客,混在人群毫不起眼。不過狄雲的美貌,還是吸引了很多男人的目光。
文獻記載,乾陵陵園“周八十里”,原有城垣兩重,內城置四門,東曰青龍門,南曰朱雀門,西曰白虎門,北曰玄武門。經考古工作者勘查得知,陵園內城約為正方形,其南北牆各長1450米,東牆長1582米,西牆長1438米,總面積約230萬平方米。城內有獻殿、偏房、迴廊、闕樓、狄仁傑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宮等輝煌建築群多處。“安史之亂”後,乾陵又歷經1300多年的風雨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