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2 / 4)

小說:爭隋 作者:指環王

想到自己壞了大事,難免心中惴惴不安。

“熊津都護府,本王會另派人接管,你的兒子便到本王身邊做個親衛。你便留在懷遠,本王只給你三萬兵馬。五年之內,絕不可讓薛延陀做大,你可能辦到郭孝恪朝尉遲文德說道,尉遲文德不想留在百濟。想要回中國的心思他知道,此時卻是給了尉遲文德一個選擇。

“王爺放心,末將必不讓薛延陀做大。”尉遲文德大喜了起來,他冒險出兵,不就是為了立功好離開百濟,回中國故地,日後也好讓尉遲家成為名門,如今他的兒子能補入王爺親衛,日後自然晉升自然容易。哪有不願之意。

尉遲文德離開後,郭孝恪一個人坐在了殿中,如今楊廣集死的訊息應該已經傳遍了天下,南宮官衙的百官,也是各自寫信,或是派了家人去各地的本家為他造勢。

就如郭孝恪所料一般,此時楊廣為宇文成都所弒的訊息亦是傳了開來。那些投靠他的隋室舊臣,雖然人在懷遠,等於是失了原本的根基,可影響力仍在,而且王遠知這個茅山宗的掌教親自為他說話,讓整個江南世族卻是一片到地為他稱頌之聲。幾個見了王遠知都要稱一聲老師的大儒亦是紛紛效仿。

涿郡城內,漢王府,李秀寧和木蘭雖然已經身懷六甲,可是對著王遠知這位仙師,也依然是有數週全,這一次楊廣身死,天下人卻無人說漢王一句流言,可以說全是拜這位仙師之功。

潘師正站在王遠知身後,心中亦是驚訝於老師竟會親自出山,要知道過去楊堅和楊廣都是三番四次地想請,執弟子禮,老師才不得不出讓 兩次,可是這一次卻只是漢王在懷遠鎮大勝突厥的訊息傳到後,老師便出山,一路北上,為漢王說項,叫他也是始料未及。

“看起來小徒的醫術還算過得去。”親自為李秀寧和木蘭診脈之後。王遠知卻是笑道,他雖然年事極高。可是養生有道,端的稱得上是鶴髮童顏,仙風道骨,誰人見了都要喊一聲老神仙,不過卻是沒什麼架子。

潘師正在一旁倒是沒什麼,在老師跟前,他的確就是個小徒,倒是李秀寧和木蘭心中有些詫異。

王遠知這次親自來幽州,其實也是為了天下漢統,畢竟他是南朝官宦世家出身,雖然自小修道,可是對名教和正統看得極重,當年楊堅篡周,後來滅陳,一統天下,雖然以朝廷之名廣徵各地名士,可是卻無多少人響應,固然是因為關隴世族掌握大權,可更多也是因為楊堅並非他們這些人眼中的正統,而郭孝恪雖然出身寒微,可卻是正統的漢人,更何況當年漢高祖劉邦也是起於草莽。

如今天下,能成氣候,得天下的皆是北地胡漢雜種,只有郭孝恪能入王遠知眼中,而且郭孝恪手握雄兵,是能在最短的時間裡消餌兵禍,重新統一天下的人,因此王遠知雖然年事已高,卻仍是親自跑了這一趟。

等親自為李秀寧和木蘭重新開了安神養氣的藥方後,王遠知在潘師正的陪同下離開了王府,涿郡城內有楊廣第一次徵遼時為他修建的道觀。

“老師,前日有訊息說,唐國公李淵在知道皇帝為宇文成都所弒後。卻是一路披麻戴孝,輕車簡從,從太原哭到了長安城回到道觀後,一進內室,潘師正卻是將剛才弟子送來的訊息朝王遠知說道。

“李淵此人,堅忍有雄才,日後能與漢王爭天下者,唯有此人是大患。”王遠知沉吟道,他是當世出名的高人,雖然一向閒雲野鶴,只管了道修真,可實際上對這天下大勢看得比誰都透,過去他不願沾染紅塵,不過是看穿了楊堅雖然對他禮遇,可實際上不過是想借助自“甩久下十族和江南世家中的影響力罷了,後來楊歸優待佛 是證明了這一點。

但是如今不同,對王遠知來說,茅山宗選擇了漢王,便自然要全力支援漢王,好使道門壓過胡教,茅山宗執天下道門之牛耳,由不得他親自出山走這一趟。

自古,得國不正者,沒有一家能得天下久矣,漢末之後,魏晉,五胡亂華,十六國更迭,南北朝一百七十年,數朝輪換,沒有長久者。皆是因為得國不正,少了氣數,現在郭孝恪出身漢人正統,楊廣一死,隋失其鹿,只等天下有人稱帝反隋,郭孝恪便可以名正言順地自立。所以楊廣之死,絕不能和郭孝恪有半點聯絡。

“老師,李淵素來和樓觀派有所關聯,據弟子所知,李淵在太原練兵時,樓觀派多有相助。”潘師正聽完王遠知所言後,亦是道,“樓觀派恐怕已是選了李淵這個胡漢雜種。如今李淵這番做派去長安,必有所圖。”

“李淵身邊,劉文靜乃天下名士。李淵此番去長安,必是出自此人的手筆。”王遠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