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他不缺兵將,最緊缺的便是能夠處理各種政務雜務的文士,魏徵雖然幫他招攬了一批寒門士人,但是這還遠遠不夠,而且郭孝恪心中明白,他若真要爭這天下,終究是免不了要藉助世族之力,尤其是那些世族裡的人才。
溫彥博雖然比不上魏徵,長孫無忌,而且出身在關隴世族中並不算高。可是卻最適合郭孝恪去招攬。這一次郭孝恪就是抱著千金市馬骨的姿態而來的,世族也不是鐵板一塊,那些沒落的世族也不少。
看到一身白色儒生服的郭孝恪在門外等候,快步而來的溫彥博也是心裡有些感動,起碼郭孝恪這身打扮和在門口沒有用強而入,便足以證明他對自己的尊重,和羅藝那個剛慢不仁的匹夫比起來,簡直就是天壤
。
“溫彥博拜見將軍。”走出大門,溫彥博朝棄孝恪行禮道,他這時才看清了如今名震天下的郭孝恪,徵遼之戰,可以說郭孝恪是一戰成名。隱隱有成為大隋第一名將之勢。
溫彥博雖然早就知道郭孝恪年輕。可是當他親眼看到郭孝恪時,心裡還是驚訝了一把,郭孝恪不止年輕。而且一身白色儒生服穿在身上,竟是看不出半點武夫的樣子,若不是知道郭孝恪的身份,溫彥博定然會把郭孝恪當成名門世家的公子。
“今日郭某來見溫先生,乃是私交。不為公事,溫先生不必多禮。”郭孝恪還了一禮後。才和溫彥博一起進了大門,他這留給溫彥博的第一印象相當地好,至少和羅藝比起來,他此時的形象更符合溫彥博心中的主公形象。
儒家講的是入世,正所謂學成文武藝,貨於帝王家,溫彥博是有學識的人他以前在羅藝軍中當司馬,半是因為羅藝用強,他也不願得罪羅藝這個武夫,半是他自己也有建功立業的心思,才忍了惡氣在羅藝軍中幹了下來。
溫彥博本以為郭孝恪來找自己,是為了羅藝的事情,畢竟羅藝雖然冒犯郭孝恪在先,可終究是朝廷封的虎賁郎將,不是郭孝恪可以隨便殺的。只是當兩人坐定之後,溫彥博才發現自己錯了,郭孝恪完全沒有提任何和羅藝有關的事情。只是和他談些文學,還有一些學術上的東西。其中尤以民生為多。
“溫先生果然是有大才,郭某此番蒙皇上看重,統軍駐紮幽遼 抵禦突厥。”一壺茶喝盡後,郭孝恪忽地話鋒一轉,讓溫集博也是提起了精神,想要知道他的下文。
“這軍民乃是魚水,百姓沒有士兵保衛家園,難以安居樂業,士兵沒有百姓賦稅供養。自然難以禦敵,我這一路過來,發覺涿郡雖有良田,可是百姓卻窮困,這涿郡太守實在是失職,郭某想要舉薦溫先生為這涿郡太守,不知道溫先生可願意。”郭孝恪看著溫彥博,丟擲了他的籌碼,涿郡太守這個位置上,他肯定是要用自己的人,而現在就看溫彥博的意思了。
溫彥博沉默了下來,他沒想到郭孝恪竟然這般直接,不過他確實心動了,比起當軍司馬這種類似謀士的職務,他更喜歡為百姓做些實事。而涿郡太守這個位置上,他更能發揮自己的才能。
“如此,便謝過將軍了。”溫彥博最終還是沒有抵擋住成為一郡太守的誘惑,過了很久之後,他沁刀據郭孝恪拜道。而郭孝恪也坦然受了他這禮。這個時心中都已經明白,他們如今是一條船上的人了,溫彥博只要在郭孝恪的舉薦上當上涿郡太守,自然會被郭孝恪的敵人歸為其一黨。
“將軍,羅藝為人剛慎不仁。去年還曾誣告左武衛大將軍李景謀反。如今將軍拿下此人,不知打算如何處置。”溫彥博坐下後,已是自覺地開始為郭孝恪考慮起來,如今他已是郭孝恪的手下,自然是希望郭孝恪地位越穩固越好。
“羅藝和突厥人勾結,養賊自重,罪該萬死。”看著溫彥博,郭孝恪說出了魏徵派人快馬送來的心中所出的主意,那就是一定要給羅藝安上一個通敵的罪名,只有這樣,才能讓楊廣不會對他有芥蒂,而且必須把羅藝通敵辦成鐵案,死案,才不會給關隴世族借題發揮,攻許於他。
溫彥博聽著郭聳恪的話,卻是皺緊了眉頭,這固然是很好的主意。不過做起來卻不是那麼的容易。羅藝是當年跟著衛王楊爽時出征突厥的人,這幾年在幽州,也是跟靠北的突厥幾全部落打過幾仗,要說他和突厥人勾結,卻不是可以隨便說的。
“大臨,羅藝和突厥人勾結是確有其事。”看著皺眉的溫彥博,郭孝恪卻是一笑,然後從懷中拿出了幾個涿郡留守將所寫的“投名狀”裡面包括了羅藝這幾年在幽州的惡行,當然那些陷害同僚什麼的。比起那條陰私和突厥人互市,根本算不了什麼。
隋末北方的各家勢力,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