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熱鬧也是樁不錯的事。”
“陳老說笑了。朝廷現在需要的就是像陳老您這樣德高望重地前輩來坐鎮國會呢。”面對陳子壯的一番話裡帶話。黃宗羲略帶尷尬地奉承道。誠然前一段時間他與商會派地爭鬥雖以陳家明的退出而告終,可其本人在復興黨內的威信也由此受到了一定的動搖。這個時候女皇讓陳子壯來京師固然有讓其為復興黨坐鎮的意思,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未嘗不是對他這個帝國首相的警告。
“那裡,國會里頭的老傢伙已經夠多了,也少不了老夫這一個。”陳子壯哈哈一笑擺手道:“倒是內閣聽說又要換血了。殿下受封之後也將在內閣之中謀職吧?”
“回陳老,是在軍務部的參謀府擔任屬官。”楊禹軒低聲糾正道。顯然他本人對這樣的安排並不滿意。
“哦,原來如此。瞧老夫這記憶。殿下現在還沒有退役吧。”陳子壯撫須點頭道。
“是啊。其實本宮更想前往黃首相的財政部供職。”楊禹軒回頭看了黃宗羲一眼滿心欽佩地說道。
“殿下真是折殺老夫了。以殿下地資質在內閣任何一個部門供職都能受益非淺。”黃宗羲輕咳一聲打斷道。
“黃首相說的是。有道是來日方長,殿下弱冠年歲受封太子,日後有的是歷練的機會。更何況參謀府雖隸屬軍部卻是以文職為主。從交通運輸到糧餉補給。從軍籍管理到武器開發,均得經過參謀府。殿下若能熟悉這一系列公務,未嘗不是從內閣十二部走了一遭啊。”陳子壯不動聲色地附和道。
“陳老教訓得是。”楊禹軒嘴上雖連連稱是,可心裡卻並不以為意。在他看來被安排在參謀府做事就等於被排斥在了朝堂之外。事實上他今天前來面聖的目的也正是想說服母親改變命令。至少被派往外務部充當駐外武將也是個不錯選擇,畢竟那樣還能深入瞭解帝國的海外殖民地。
似乎是看出了楊禹軒口是心非的心思,陳子壯跟著又問道:“不知道殿下今日進宮所為何事啊?”
被陳子壯這麼一問有些尷尬的楊禹軒一時間倒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才好了。然而就在此時門外卻傳來了一個熟悉的聲音替他解答道:“那還用問。當然是想朕為他更換一個職位。”
眼見母親出現在門口楊禹軒立即恢復了平靜恭敬地行禮道:“兒臣參見陛下。”
“朕記得你好象還沒有正式受封吧?”孫露一邊反問著兒子,一邊示意陳子壯等人免禮。
“是。孩兒失言了。”楊禹軒把頭埋得低低地說道。
見此情形一旁的黃宗羲連忙出面為楊禹軒打圓場道:“陛下息怒。殿下也是一心想要為陛下您分憂,這才急切地想要擔負起身為皇長子地責任。”
“年輕人有志向是件好事情。不過在此之前還是應該先學會如何腳踏實地才是。”孫露回過頭對著兒子肅然的說道:“朕讓你在軍部待了這麼多年。你難道連最基本的服從這一條都沒學會嗎?”
“孩兒知錯了。請母親責罰。”楊禹軒低聲告罪道。
然而孫露卻並沒有理會他,而是轉而向黃宗羲問道:“黃卿家有急事要奏報嗎?”
“回陛下。這是國會開幕的安排。請陛下過目。”黃宗羲說罷從袖子裡拿出了預先準備好的摺子。
孫露接過摺子大致看了一遍問道:“這一屆的國會不比往年儀式很多啊。”
“回陛下。今年是龍年,又恰逢冊封太子、公主。因此內閣與國會一致認為今年的國會是公佈新法的好時機。”
“龍年嗎?還真是個特殊地年份呢。那後面的事就辛苦卿家了。”孫露合上摺子點頭道。
“為陛下分憂是臣的榮幸。”黃宗羲必恭必敬地躬身道:“如果陛下沒有別的吩咐,那臣就告退了。”
“黃卿家,不如你帶皇長子到內閣看一看吧。朕瞧他現在一臉的躍躍欲試呢。”孫露望了一眼站在角落裡一臉忐忑的兒子說道。
“遵命,陛下。”黃宗羲不動聲色地應聲道。而楊禹軒則如臨大赦地說道:“孩兒告退。”
望著楊禹軒與黃宗羲的背影消失在長廊深處,孫露不由向陳子壯問道:“老師覺得禹軒這孩子怎樣?”
“殿下很有精神呢。”陳子壯回答道。
“朕是怕他太有精神了啊。”孫露嘆了口氣道。
“不過年輕人不就該是充滿衝勁的嘛。老夫現在想要這種感覺都已經找不到了啊。”陳子壯笑著說道。
“也對。如果禹軒現在死氣沉沉的朕恐怕就要更擔心了吧。”孫露自嘲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