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部分(1 / 4)

小說:命運的抉擇 作者:抵制日貨

民授’推論到憲政制度。用古代聖賢之王黃帝的‘明臺之議’,堯的‘衢室之問’,舜的‘生善之旌’,禹的‘陳鼓於朝’,湯的‘總街之庭’來解釋議會制度的合法與合理性。

透過以上種種描述約翰你可能已經看出了一些問題的。首先中國人關於立憲政體的論證並非繼承於某一系統的學說,而是透過對各個學派的梳理為目前中華帝國的制度做理論上地註解。按照我的一箇中國朋友顧的說法就是‘儒家為體,法家為用,道家作招牌,西學作補充’。其次,在論證過程中中國的學者總是用格言、警句代替縝密的邏輯。用思想家地語錄代替實證性的推導和理性的思考。這就使得中國人的研究帶著濃烈的教條主義色彩。而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一切的論證都是以‘君權’為前提的。在歐洲人們所追求地立憲是民眾的立憲,主動權在民眾。反觀中國立憲的主動權卻還是在君主的手裡。君主的道德魅力依舊是這個國家民眾心目中不可或缺的支柱。

聽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有些失望。我在此也不得不承認中國人追求的是一種界於君主制與共和制之間的制度,這種制度目前還有許多不完善之處。但值得慶幸的是中華帝國地學者雖然都有著教條主義的毛病,弘武女皇卻是一位徹底的實踐主義者。她以武力的手段在這個國家推行憲政制度。若非如此還真的很難想象堅信‘以德治國’的中國文人會有能力跨出立憲這值得稱頌的第一步。正如女皇曾經對她的臣子們說的那樣,與其坐在岸邊無休止地討論如何過河,還不如先摸著石頭過了河之後再把經驗寫下來。

值得玩味的是中華帝國的女皇雖是一個經驗主義者,可中華帝國地首相黃卻像是一個干涉主義者。他秉承了中國歷史上歷代改革家的意志。始終認為政府需要對經濟進行必要的干預甚至控制,從而在最大限度上增加國家的財富。事實上一些中華的學者例如我先前提到的顧也明確地指出中國古代的數次變法變質上是‘利出一孔’的翻版。也就是國家採用政治經濟法律手段壟斷生產和經濟,從而在短時間裡斂取大量的財富。而這種做法的更深一層用意則是,因家控制一切謀生渠道同時壟斷社會財富的分配,那麼人民要想生存與發展,就必然要事事仰給於君主的恩賜,這樣君主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奴役支配其治下的民眾。很顯然這是極端專制的手段,是不悖於自由經濟規律的。就我本人所知弘武女皇並不贊同這樣原觀點。因此中華朝的女皇與內閣也並非像外界傳聞的那樣步調一致。

說到這兒,我倒是不得不提一下弘武女皇本人對於君主定位的看法。畢竟英格蘭共和國已經崩潰,不列顛迎回了查理二世。我認為相關的忠告可能會對你們有些幫助。就像我上面說的中國文人一直真誠地相信統治者能夠被他們勸服實行仁政,從而實現他們以德治國的夢想。不過弘武女皇曾明確地表示相比以德治國她更支援以法治國。但她同時也指出在一個立憲的君主制國家中君主並不需要事事親歷親為,而是該‘無為而治’。‘無為而治’是中國道家學派的一種治國理念。僅從字面上解釋的話,意思就是什麼都不做。中國契約說的研究者們對這句話的延伸解釋是遵從‘自然法’。而弘武女皇對這句話的理解卻是,一個賢明的君主應該將權利托付給內閣與議會,並儘量少地干涉行政與司法事務。只有這樣皇室與君主本人才能在民眾心目始終保持高尚的形象。相信弘武女皇的這段話一定會讓歐洲的君主制支持者大跌眼鏡。但我認為同時它也應該能給英語的政局帶來一些啟示。總之在而今一片漆黑的歐洲能在遙遠的東方看到些須燈光實在是件令人欣慰的事……”

“差不多就這些了。伯爵大人。”倫敦郊外一所別墅的書房裡,一個身材瘦弱的男子合起了手中的信件對著坐在身旁的老貴族示意道。此刻他那消瘦的臉頰似乎像是受了某種刺激隱約泛著些許的紅暈。

“真是太精彩了。約翰,謝謝你慷慨地讓我們分享你與玻意爾先生的私人信件。讓我們有機會了解在遙遠東方發生的故事。費爾法克斯將軍,你覺得呢?”坐在搖椅上的老貴族一邊給自己的菸斗加著菸絲一邊向著對面坐著的中年男子探問道。眼前這位老貴族正是剛才信中提到的英國輝格黨領袖莎夫茨伯裡伯爵。而那位讀信的男子則是與玻意爾通訊的約翰洛克醫生。不過正如信中所言他現在還是莎夫茨伯裡伯爵的私人助理。

被稱為費爾法克斯將軍的男人看上去約莫五十來歲,魁梧的身材與犀利的目光都顯示出他是個久經沙場的將帥。而在聽完玻意爾的來信之後,他似乎是聯想起了什麼似地感慨道:“從玻意爾先生的描述來看中華女皇是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