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部分(1 / 4)

裴行儉也為自己做出的安排得意,在察覺到大軍的行蹤有可能被吐蕃人偵知後,他果斷地下命令,在天還未全黑之時,早早地安營紮寨,讓吐蕃人推斷不出今天晚上我軍會急襲其大營。在入夜後,他就令全軍將士,棄營而動,快速往吐蕃人大營方向進發,看情況是成功地騙過吐蕃人的斥候。

贊婆先一步佈置的在大營東北側那兩萬人馬並沒想到應有的作用,裴行儉派出數千人馬,直接掠營而過,在大營內燒殺一陣後,不再理會他們,直接往贊婆的大本營攻殺過去。

戰馬裝備的馬蹄鐵在這次長途奔襲中實實在在地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要是沒有馬蹄鐵的功績,我軍戰馬在長途奔進過程中不知要折損多少,在冰天雪地裡行進,也遠沒現在這般自如。

裴行儉這部人馬很快衝殺到吐蕃人的大營內,原本換防到這個方向的幾萬吐蕃最精銳的鐵甲軍,剛剛奉贊婆的命令回援,但沒想到這個方向又出現了攻擊的唐軍,只能再折回身抵抗,一時間,這個方向的吐蕃大營內又陷入混亂之中。

和大部的遊牧民族一樣,吐蕃人亦軍亦民,戰時為軍,平時為民,在這號稱十五萬人馬的贊婆部中,只有三萬人是常備軍,平時不需要參加勞作放牧的,其他都是臨時徵召的,有如大唐的府兵一樣,這些臨時徵召的軍士戰鬥力遠不如常備軍,三萬常備軍是吐蕃軍隊中最精銳的人馬。

贊婆原想一早率軍伏擊來襲的唐軍,臨時將這三萬人馬設防到東北方向,歸屬右軍,讓自己的兒子莽布支親領,以便能儘早開拔。除準備明日一早就出發伏擊唐軍外,還是作為防禦唐軍襲營的精銳人馬布置的。但唐軍卻率先從另外方向攻擊,這三萬人馬布置在這個方向沒了用處,贊婆馬上調遣這部人馬過去支援,但派出的軍士卻連續被掠營的唐軍所殺,到莽布支看到情況不對,率這三萬人馬趕過去增援時候,中軍方向的大營已經是一片火海。

就在莽布支率軍急救時候,裴行儉所領的三萬人馬又衝東北方向衝殺過來了,右軍幾萬人馬雖然做了準備,但都是準備支援中軍和左軍的,可以說唐軍是從腹背殺過來,他們被迫調轉頭應戰,一時間前進和轉身後退的人馬都撞到一起,頃刻間就大亂,唐軍趁吐蕃右軍混亂之際,快速衝殺過來,在兩軍一接觸之時,無數的手雷在亂在一團的吐蕃人陣中炸響,猝不及防的吐蕃人遭受從來沒看到過的火器的攻擊,更加的混亂,相互踩踏的都不計其數。

吐蕃大營內的情況讓率軍衝殺的賀蘭敏之驚異不已,到處可見四處亂跑的吐蕃潰兵,許多都是衣不遮體,更不要拿著武器,看到我軍將士衝殺過來,無不四下亂跑。賀蘭敏之所領的唐軍基本不需要去顧及前來阻擊的吐蕃人,他們只要避開熊熊燃燒著大火的營帳即可。大火給了吐蕃人以重創,但同樣會危及在吐蕃人大營內衝殺的我大軍的安全,避開燃著大火的營帳是必須做到的。

兩支精銳的人馬從東北及西北兩個方向攻入吐蕃人大營內,吐蕃人更是首尾不能兼顧。只是不知道現在阿史那道真有沒有進到他們原本應該抵達的地方,從後側對吐蕃人展開攻擊。

當然還有東南方向來的洮州、河州、廓州的邊軍,及西北方向的涼州、肅州邊軍。

要是阿史那道真部能及時包抄,其他兩個方向的邊軍在規定時間內到位,吐蕃人逃不脫全軍覆滅的下場。只是現在還沒看到他們的蹤跡,賀蘭敏之沒將希望寄託在他們身上,只希望這幾部人馬能攔截住潰逃的吐蕃殘兵即可……

賀蘭敏之這五千人馬遠比黑齒常之及李弼部衝擊的速度快,在進入大營後,不到一刻鐘的時間,他們就衝至黑齒常之部後面,而此時的黑齒常之親自率領數千人,正和贊婆的護衛隊苦戰…

://。。

第三十章大非川之戰(十一)

'··]更新時間:2012111819:49:54本章字數:4150

黑齒常之率軍攻入吐蕃大營內,一路所向披靡,沒遇到什麼抵抗,他以為他所領的人馬就可以這樣一直殺到贊婆的大帳內,將吐蕃人的牙帳端了,但在衝殺中他發現他太過於樂觀了。//

黑齒常之所領的六千人是這樣佈置的,他自己親領四千人馬一個勁地往前衝,另外兩千人馬各由一名郎將率領,在側翼保護,用來阻擊其他吐蕃人組織的抵抗和救援。黑齒常之的主要任務和目的就是攻擊贊婆的大帳,以擒賊先擒王的手段,癱瘓吐蕃人的指揮體系。要是將贊婆擊斃,那吐蕃人馬上大亂,再也不可能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即使贊婆僥倖逃脫,也不是壞事,大營內吐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