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繇立刻出來阻攔。
他是政務上的大臣,所以王奇在事先也沒找他商量這次出征。王奇要討伐袁書的事情他早就知道了,但沒想到竟然是王奇親自出徵。鍾繇雖然名義上只是大司農丞,實際上卻已經在管大司農的事了,自然覺得王奇身為執政大臣,不能輕易離京了。
“呵呵!元常放心,此事主公已經有了妥善安排!”長史戲志才笑道。
雖然鍾繇的品級比戲志才要高,但現在只是大將軍府的幕僚會議,僅僅是大將軍椽的鐘繇,地位當然不如長史戲志才。
王奇看到還有幾個家臣也同樣露出迷惑的神情,隨即將當初和戲志才商量好的會議決策法告訴了大家,表示等自己率軍出征了,大將軍府的政務照舊,只是將由戲志才等幾個沒有掌握朝廷公職的高階幕僚商議處理。
這個舉措還是比較合適的,不準有決定權的高階幕僚擔任公職,就儘量的避免了他們直接挾權自重,雖然還是有權臣出現的可能,但畢竟減少了許多。
鍾繇等人對於為什麼要實行這樣的制度還有疑問,但對於王奇的親征卻沒什麼意見了。
還沒開始商量具體細節,賈詡突然冒出的一句話,卻又把大家都逗笑了。
“等主公這次擊敗袁術歸來,天子應該會拜主公為相吧!”
第一百卅七章 晚宴議事
賈詡所說拜相一事,眾人中雖然有人覺得這樣有點過分,但想想現在的形勢的,也都覺得只不過是一個名義而已,自然不會真的放在心上了。
“奉孝,前方準備的如何了?”王奇問道。
郭嘉作為軍司馬,軍隊上的事情,基本上是由他負責的。
“主公!出征的部隊早已經抵達潁川,攻城器械也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現在就等主公前去指揮!”
“好!”王奇點點頭,又對諸人宣佈道:
“那袁術雖然沒多少本事,但這次出征,我還準備儘量的全力以赴!除了留守京師的子龍嚴明,以及被派遣到魯國的徐公明,其餘的將領除趙風夏侯蘭外,我準備全部帶走!出征之時,由奉孝督撫軍事,荀文若負責全軍糧草,隨軍謀士則由周公瑾,李儒,荀友若,陳長文擔任!京中諸事,則是由長史戲志才主持。文和,仲德,元常,公臺,文休,你們五人協助戲長史處理京中之事!”
“諾!”
眾人領命。
“另外,南陽山地不少,不利騎兵作戰,我只準備帶五百弓騎做斥侯,五百新編槍騎作近衛,其餘的騎兵,仍是全部駐守京師!”王奇補充道。
眾人聽了也沒意見,南方多山地的事情,每個人都知道,雖然南陽境內還好一些,但是畢竟不能完全發揮騎兵的戰鬥力,還是直接用步兵的好。
“主公!北邊現在正忙於戰爭,但要是有所動靜,我們該如何處理?”陳宮問道。
“公臺放心,我為大義討伐袁術,此時如果誰敢攻擊的話,那就是無君無父之舉,不管是袁本初還是曹孟德,又或者是公孫伯圭,他們現在都還不敢冒這個大不違!當然,為了以防萬一,我已經將我的近衛重灌弓騎留下。如果發生什麼意外的話,憑這一萬人,應該能保證北邊戰線無恙!”王奇沉聲道。
“其實袁紹等人是絕對不會這麼做的,怕的是他們會鼓動外族,所以主公的這一準備還是很有必要的!”程昱點頭道。
眾人也沒什麼意見,現在光是駐守洛陽的騎兵,就已經有好幾萬人了,加上五萬新編制的無甲步兵,根本就沒有一個勢力敢輕易攻擊。
“主公!現在朝中十分穩定,但如果有意外發生,我們該如何處置!”戲志才指的是董承這樣的謀逆事件。
在聽說王奇準備將離京後的事務交由他負責起,戲志才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朝中大臣現在對王奇很臣服,一則是因為掌握實權的大臣多為王奇的親信之臣,再則也是由於王奇本人坐鎮朝中的緣故。當初王奇下令將董承等幾位謀逆大臣夷三族,那時可真的是血流成河呀,幾百口人一下子就倒在了城門外!這還是王奇寬大為懷,直接將他們處決的結果,要是這按照律令辦,這些人死的過程可不會這麼簡單。不過為了震懾的需要,他還是將全部大臣帶到了刑場,看到這麼多人頭一下子落地,就算對一般的武將也會有所威懾,更不要說對這些普通的文人了。
因為那一次殺戮,朝中的大臣們顯然已經不敢再直接和王奇對抗,但誰知道他們會不會趁王奇離京的時候再次有行動,當初董承他們,就是因為王奇當時不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