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只聽得背後一身馬嘶,楚流煙回首一看,只見徐達已然解開了系在樹上的韁繩,打馬飛奔而去了,楚流煙望著徐達飛馳而去的身影,不由潸然淚下。
“天德,你可要平安回來呀。”楚流煙在心中默默的唸誦著。
徐達帶著一眾隨從,曉行夜宿,行了一日一夜,快要到了滁州的地界了。
突然前頭塵煙大起,似乎有千軍萬馬奔湧而來。
徐達的隨從很是驚懼,不由的紛紛議論說道:“看情況,前面似乎有大軍。”
“會不會是漢王陳友諒的兵馬。”
“看情形,勢力不弱,很有可能就是漢王的麾下。”
徐達喝道:“你等不要自相驚擾,就算前頭有軍馬也不可能是陳友諒的漢軍,漢軍根本就沒有渡江,怎麼可能會到了此地。”
眾人聽得徐達這麼說,也覺得甚是有道理,所以也就安下心來,跟在徐達的身後,緩轡徐行。
走了一會,果然見到前頭軍中的旗號是小明王帳下的旗號,眾人這才知道,對面的軍中是小明王的麾下,只是不知道勞師動眾的是要到哪裡去。
一個將領遠遠的望見了徐達等人,就喝令部眾飛馳而來將徐達等人圍了起來。
徐達見狀,就命人扎住陣腳,不與理會。
眾人奉命行事,很快兩陣對圓。
來將衣角鮮明的跑到陣前提刀喝道:“你等是何人,為何來滁州。”
徐達拍馬出陣對著來將施禮道:“我等奉吳國公之命,來滁州奉迎小明王去應天。”
來將聞言大怒道:“小明王殿下說朱元璋要謀反,你是朱元璋的屬下,我聽聞朱元璋縱容下屬殺了我們滁州的好些兵馬,這賬我要和你先算上一算,等到我揮兵到了應天,再和朱元璋好好算一算。”
說罷也不搭話,拍馬就對著徐達衝了過來,徐達心知此人定然是要挾私報復,公報私仇。所以也只得提槍迎上。
兩人於陣前一氣鬥了七八十個會合,依然是不分勝負,來將已然是氣喘吁吁了,而放過來看徐達依舊是一副氣定神閒的樣子。
來將心知再鬥下去,自己根本就不是徐達的對手,所以乘隙拍馬跳出了圈子。
徐達也不去追趕。
這個時候,忽然軍中歡聲雷動,只見忽然飛出一騎,金盔金甲,提刀立馬門旗之下,大叫:“早早歸降,免汙了我的刀斧!”
徐達心知此人定然是個勁敵人,不敢大意,隨即勒馬橫槍,大喝一聲道:“我徐天德跟隨吳國公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也曾衝鋒陷陣救過小明王殿下。你是何人,量汝無名末將,焉敢抗我兵威?”
說完了就將槍一挺,直撲對方。
來將也不甘示弱的大喝一聲道:“反賊無禮,看刀罷!”
隨即把刀一揮,到勢威猛,將徐達的槍磕過一旁,順勢一刀斜劈了過去,徐達不料來將膂力非凡,連忙將頭一擺,閃開了刀路,隨即奮槍往對方的右脅刺去,來將卻將身子向左一閃,撥馬向後退走,徐達隨即舞槍追趕上來。
來將掉轉過馬頭,舞道迎戰,隨即又也徐達戰到了一處。
二人一氣大戰了幾百會合,卻始終未能分出勝負。這所謂“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雙方的將士見到都得精彩處,俱是喝彩不迭。
徐達越打越是心驚,不想小明王的麾下居然還有如此英武勇猛的將領。
來將對於徐達也是越大越佩服,心中不免起了惺惺相惜之意。
故而兩人依然惡鬥,可是已然不是刀刀致命的打法,而是互相切磋武藝的打鬥。
這下可將兩軍的將士都看的痴呆了,連喝彩都忘記了。
忽然遠遠的一騎馬飛奔過來,進入了大營。
隨後對方營帳中鳴金收兵,來將便退了回去。
旋即一個白衣使者出陣對著徐達抱拳說道:“徐達將軍,小明王已然收到了吳國公的公文,派我來迎接徐達將軍。軍中將領和徐達將軍的這場誤會,請徐將軍不必放在心上。”
徐達抱拳一笑道:“不知者不怪罪,徐達並非不明事理之人,不會因此而怪罪於人的。”
使者聞言大喜道:“既然如此,就請徐將軍隨我一同面見小明王殿下。”
“好,請容我安排一下手下的侍從,就隨你前去覲見小明王。”徐達心知滁州大軍出動定然是有事,可是眼下卻不是詢問來人的時機,所以也就沒有繼續開口詢問此事。
徐達命侍從收攏陣列,何為一對,接著就隨著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