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了一點點。”
薛興華心裡道:我是穿越來的,當然知道,如果不知道我哪裡敢冒這個險?荷蘭人就因為國家小人口少兵力不足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衰落了,佔領婆羅洲相當於一個人臨死前的迴光返照。如果清朝政府當時稍微強勢一點,這塊地方也許就是中國的領土了。
見薛興華沒有回答,彭二叔又擔心起“老家”來,問道:“英國人、法國人會不會不遵守協議打馬奎他們?”
“完全有可能,協議是靠背後的實力來保證的,就看馬奎有沒有本事頂住。我相信他能利用那裡的地形、武器,能頂住洋鬼子的進攻。……,對了,彭二叔,這裡的人對我們怎麼樣?”薛興華將話題扯回來。
“這裡的華人對我們很歡迎,不少人還以為我們是清朝官府派來保護他們的,很自豪呢。哎,這些化外遺民雖然有錢,但也怪可憐的,一天到晚擔心受怕。”
薛興華說道:“人如果沒有反擊別人的實力,就是有最多的錢也沒有地位,都是被別人耍弄的物件。你說那個姓陳的市長與我們大清的官府有關係沒有?”薛興華突然想起那個穿官員服的老頭。
“沒有,他只是捐到了一個記名道臺。跟王熾王大人差不多,只是沒有王大人的官大。”
薛興華覺得很好笑,一個記名道臺啥用處也沒有,這老頭竟然學王熾的花重金購買。人家王熾在國內做生意弄一個官職可以唬唬別人以利於經商,你在海外誰理你這沒有用的官職?
彭二叔則說道:“你不要以為這套官服沒用。在這裡有很多人都很尊敬呢。遇到有人爭奪礦井農莊或者其他解決不了的糾紛,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請他去主持公道,比那個法官還牛。”
薛興華這才哦了一聲,問道:“你把周圍敵人的情況給我說說。荷蘭洋鬼子在這裡附近有多少兵力,我們這次過來他們知道不?”
“荷蘭洋鬼子在婆羅洲一共有六千兵,主要放在坤甸、馬辰等大城市。那裡還有少量蘭芳公司遺留下來計程車兵在和他們打仗,他們忙於殺那些人,所以我們三發市周圍沒有什麼洋鬼子。但是荷蘭洋鬼子有幾條大的軍艦,聽說他們每過一二個月就乘軍艦來這裡耀武揚威一次。
每次他們來這裡之前,土著們就趁機大鬧一次,洋鬼子們主動出面進行調停替土著撐腰。離三發市這裡不遠的利巴礦區裡有一千多土著人隊伍,他們有幾百條洋鬼子送的洋槍,與洋鬼子一直有聯絡,我想我們過來的訊息遲早會傳到坤甸的荷蘭人耳朵裡。
我現在就是擔心洋鬼子馬上派軍艦來打我們,我們沒有軍艦怎麼對付他們?市政府原有一艘軍艦都被洋鬼子帶走了,只剩下幾條洋鬼子看不上眼的小炮艇。”
薛興華不以為然地說道:“打不過軍艦,我們就在岸上殺他們。他們總不能把軍艦開到岸上來,只要我們在陸地上取得了勝利,他們的軍艦來了也沒有多少用。”
“可他們登陸的地方太多了,我們防不勝防啊。”
“到時候再說吧,我讓王嶽亭他們多派點偵查人員出去。”
第二天起床很晚的薛興華吃完早飯正準備去巡視軍營,但他還沒有出門就有人拿著幾大市政府官員聯名寫的帖子跑過來,他們邀請薛興華前往市政廳商議今後具體的合作事宜。
看著邀請貼,薛興華感到有點奇怪:合作的事不早已經在到來之前商量好了嗎?我們負責你們的安全,你們負責我們的糧草和薪酬。昨天吃飯的時候也沒說今天見面啊。
但是,作為被僱傭的薛興華還是沒有拒絕他們。安排田虎代替他下軍營檢視後,他帶著彭二叔和幾個護兵騎馬朝市政府而去。
薛興華對市政府這些官員還是有不少的好感,畢竟天鷹軍來這裡並非完全出於保護三發市的華人,薛興華自己有自己的打算,可以說是在利用他們。在不影響他心底裡那個大戰略計劃的情況下,如果天鷹軍能消除這裡華人身邊的威脅,不讓荷蘭人侵佔三發市,不讓土著屠殺當地華人,作為前世穿越而來的薛興華還是願意助他們一臂之力的,他可不願意印尼大屠殺在這個時代再重演。雖然他心裡鄙視這裡的華人自私心太重,把一個好端端的蘭芳公司搞成現在這個樣子。
當薛興華一行走進市政廳院子時,除了陳長榮市長、羅伯康副市長、李大受會長、吳壽孟稅務官、林品章法官等五個官員外,還有一個三十來歲的大漢和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二人都穿著蘭芳公司部隊裡統一的豔麗軍服。
這種軍服薛興華昨天到來時見過,但他很不喜歡。與其說是軍服,不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