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解決了最大的選擇難題,闔府最愛做針線的祖母趕眼力見的回房,屋裡只剩下徐氏和榮氏。三言兩語說完,榮氏眉頭擰起。
“這可不只是鋪子的事,”
榮氏未竟之意,徐氏也猜出個七八。常家突然調動那麼一大筆銀錢,所圖定是不小,天下最大的圖謀不就那一樁。三皇子平常也不是老實的,此事不難猜。
但他們就算再厭惡三皇子,那也是承元帝親兒子,生母乃是宮中貴妃,平白對上總歸不是什麼好事。
最後還是榮氏拍板:“此事該讓羅晉知曉,總歸是伯府家業,就算咱們不要,也不能如此被輕易處置。”
徐氏嘆息,不是她畏首畏尾,這的確是最好的結局。事關祖業,老文襄伯定會出手干預,到時銀錢籌措不出,有些事自然擱淺。雖其中曲折與告到御前大相徑庭,但總歸是殊途同歸。
“行,那我先下去,四海此次出征須得多帶些藥材,這會藥材鋪子的管事也該到了外院。”
“素娘也莫太過操勞,別光顧著一家老小,自己身子骨也得當心。”
對孫媳婦榮氏是一萬個滿意,唯一不滿意之處就是太能幹,嚐嚐廢寢忘食。雖然面上保養得宜,但等嬌嬌出嫁素娘也差不多年近四旬,這年歲已經不算年輕。
“別說我,娘如今不也還顧著一家老小。”
一句話卻道出婆媳間的默契,大家都是閒不住的人,關心家人早已成為本能,一切盡在不言中。
待徐氏剛退下去,榮氏便叫來貴叔,命老文襄伯貼身小廝,無意識間將此事透露。果然這幾日正因榮家牌位移出去,加之老妻昏迷而頗有些迷惘的老文襄伯,一瞬間迸發出返老還童的精神。
鋪子可是羅家祖產,叫常氏管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