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3 / 4)

小說:嗣子嫡妻 作者:冥王

若是平日,別說這點小傷,便是傷的再重幾倍,他也定接下任務逃離金陵城。可如今城中有個小丫頭,他就跟著了魔似得,少年思慕之情一發不可收拾。明明只見過那麼幾面,也明知安昌侯府境況於她而言並非好的歸宿,可就是忍不住去想。甚至他第一次私自動用鎮北府司勢力,調出玄武大街羅府每日行蹤。

“元恪功夫還差幾層?”

陛下竟全都知道了,周元恪心下冷然。他還呆在安昌侯府,一是紈絝世子身份適宜打探訊息。還有更重要的一點,便是師門功夫不宜過早行房…事。有安昌侯和柳氏在,定會不遺餘力幫他阻擋親事。

“那便將休沐日挪後,一併攢著。”

差事要接,該求的也不能少。

“就依你,江淮水患,江浙近年稅收少了三成,還要伸手朝戶部要賑災銀子,這幫蛀蟲越發無法無天。”

江南……似乎那小丫頭曾祖母,祖籍姑蘇人氏。想到這點,周元恪只覺身上僅存那點內傷又好了一半。

“臣自當竭盡全力。”

吩咐完正事,承元帝也來了興趣:“最近金陵城中可有什麼事?”

周元恪心裡跟明鏡似地,連他那點少年心思陛下都看得出來,文襄伯府沸沸揚揚那些事,他會不清楚?不過是給他個機會,讓他為羅四海說幾句話。

同時他也清楚,羅四海官越大,他與小丫頭的可能性便越小。可若他不出手,心中總覺得不是個事。思來想去,再三斟酌下他微微欠身:

“臣月前出京追繳餘孽,受傷甚重,一路搭羅家船入京。雖未與羅大人有過交談,不過聽穿上之人講,他最是忠君豪爽之人。當年陛下登基,訊息傳至嶺南,他在府內放了一上午鞭炮。”

承元帝徹底來了興趣,當年侄子削藩,作為手握兵權鎮守北方的藩王,他當然不能坐以待斃。打著清君側的名號推翻懦弱又激進的侄子,他也落下了亂臣賊子罪名,多少文人血濺金鑾殿,多燒御史彈劾他皇位來的於心有愧。

竟然還有人在他登基第一日,便這般慶祝?

即便有拍馬屁之嫌,但不可否認,他心下還是很滿意。不論羅四海是不是不孝,最起碼他一顆忠君之心確認無疑。

第23章 欲分家

承元帝是位勵精圖治的明主,同時也是思慮周全之人。周元恪退下後,他又好生翻了下這些時日彈劾羅四海的摺子,漸漸回過味來。

翻來覆去彈劾的,似乎都是那同一波人。合計著朝堂上大小官員,用不了多久他便回過味來,這事跟貴妃家脫不開關係。

也不怪貴妃如此,她族中胞弟也同樣是領兵打仗的將領,當年在西北軍中任職時,還同羅四海有些過節。擱下奏摺,承元帝陷入深思。無論羅四海還是貴妃族弟,皆是中年有為的將領。與年輕將領不同,這些中年將領進可領兵打仗,退可安撫軍心,正是大齊軍隊中流砥柱。

他不介意將領們之間有紛爭,至於貴妃的心思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左右於朝堂社稷無害。至於老三,太子脾氣太過軟和。玉不琢不成器,有個強勢些的兄弟,也能打磨下他性格。

“這羅四海怎會放炮仗?”承元帝恰巧翻到一本摺子,上述羅四海如何媚上,他不禁想到:“莫非這傢伙看似憨厚,實則慣會溜鬚拍馬?“

提筆寫下幾個字,吩咐鎮北撫司暗中查探一番。承元帝倒沒怎麼往心裡去,卻沒想到日後此事給了他一個大驚喜。不過此時,比起這事他更關心師侄看上那小丫頭是什麼樣,不過他自認本身帝王心術與君子品德兼具,怎能動用暗衛去查這點私事。不用暗衛又著實想知道,那隻能自己出宮暗訪。

這也是為了師侄,絕不是他躲懶,找到充分的理由,承元帝再次看起了奏摺。

另一邊周元恪出了養心殿,越發覺得自己說得太過含蓄。以陛下脾氣,倒不至於有任何起疑,但也不至於因此偏向羅四海。

斟酌再三,他還是打算再做些什麼。

**

無論在國子監發生了什麼,羅行舟歸家,對玄武大街的羅府而言是一件大喜事。榮氏特意下廚做了幾道點心,甚至羅煒彤也跟在祖母旁邊,做了剛學會的水晶蝦餃。

今日恰好上朝的羅四海,一上午被御史罵個狗血噴頭。鬱悶歸家,見到回來的兒子後,心情瞬間好了些。尤其當得知兒子在國子監的豐功偉績後,他這當爹的非但沒有任何恨子不成鋼,反而萬分自豪。

“行舟做得不錯,當哥哥的就得護住妹妹。反倒是行知那小子,究竟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