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的。不過程攀不敢學英國人,英國人是團結上層和利用民眾服從強者的慣性心態來壓榨底層勞動者的,現在程攀已經將共和境內的原先的統治階級——地主宗族們一網打盡,現在就是靠著底層民眾的擁護來維持統治,必須在乎這些支持者的想法,如果實行這個政策,雖然可以加速工業化,農民迫於強權也不敢反對。但是手中的財產朝不保夕會大大挫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蘇聯的集體農場和中國的人民公社就出現這樣的怠工現象。兩個國家當時都面臨嚴峻的國際形勢,為了快速工業化必須吃這劑苦藥,但是現在共和外敵脆弱吃這個藥方毒性太大。
讓湖北農民轉工人的方法行不通,那麼只能用外省的無產者來發展工業了。現在整個華北打成一團,流民多的很。問題是如何將人運過來。所以和元朝勢力打交道也是必要的。程攀為了獲得足夠的工業人群,直接把節操丟掉,和蒙古人做人口生意。蒙古對突然裝備強大起來的農民軍是非常恨共和的,沒法不恨,那個朝代的農名起義軍像這樣人手都有鐵器。還有大炮,更過分的是擁有大量的戰馬組建騎兵。蒙古人一開始十分奇怪這些戰馬是從哪來的,一開始還以為自己這方有家賊。後來在如皋的探子得來訊息這些戰馬都是共和在北邊佔領的一個東北島上運來的。據說那個大島有巨大的草場可以養馬。蒙古人瞭解到這個情況後心裡鬱悶,東北海域盡然有馬場這不科學。
但是接下來他們必須要跟共和打交道,共和缺人了希望用兵器和物資買人。如果按照蒙古大爺的脾氣,你惹了爺了爺就是不做這單人口生意。但是形勢比人強,元軍知道他們不做對面的起義軍也會做的。況且華北流民遍地,人命如草芥現在可以換物資很好。
於是元軍和共和的戰時商道也開啟了。元軍不經做人口生意還做煤炭生意,相對於中國南方中國北方的煤炭就很多了,大都西面就有一個。元朝透過人口貿易和煤炭貿易獲取了大量物資,漸漸的又重新將北方紅巾軍壓制住。
程攀的這種不顧民族大義的行為按道理說和秦檜是一個級別的。畢竟秦檜只是害死了一個大將,程攀的這個政策相當於武裝了大半個華北元軍,後世一直就這一點對程攀口誅筆伐。不過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共和的官方洗地教科書是這麼說的:“共和在秦統歷1574四月到1575九月和元朝的貿易雖然短暫時間內增強了元軍的實力,但是物資換民眾的貿易中,共和解救了352萬華北人民,極大的儲存了國家的戰爭潛力,為未來華北大解放奠定了決定性基礎,來自華北的移民對湖北境內工業建設起到了強大的動力秦統歷1574年月到1576,共和各項工業指標翻了一番。最主要的鋼鐵產量達到56。7萬噸,秦統歷1576年共和強大的工業使共和與北元華北統一戰時發揮了摧枯拉朽的攻勢。”
第一百章共和再動
程攀現在正在工業區觀看一個實驗,一個緊密的氣缸中灌入了水煤氣法制造的氫氣和氮氣,隨著反應港罐中,鍋爐氣壓表的數值增高。氣壓逐漸到達了五十個氣壓,氣缸中分層擺放著鐵觸媒催化劑,整個氣缸在透過樹立起八米高的液體加壓塔,其原理就是物理上U型槽,裡面灌滿水銀或油等液體介質,一段通向反應缸另一端和蒸汽鍋爐,這樣蒸汽鍋爐就會將蒸汽的壓力透過介質傳導進反應缸中。
原來程攀一直在考慮用機械力將緊密的活塞按下去,完成加壓。由於沒有橡膠,活塞不合格。思維陷到死衚衕中去。現在這種液體介質傳導加壓可以輕鬆的解決氣密性問題,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將鍋爐和反應缸的厚度加厚。別被撐爆了。
反應缸中的氣壓到達了兩百個大氣壓,這個壓力十分恐怖現在現場操作的人員全部都躲在掩體中,讀資料這活現在是由程攀來幹。六百的溫度,兩百個大氣壓,四氧化三鐵為催化劑,氫氣和氮氣反應。沒錯這就是合成氨試驗。但也僅僅是試驗而已。
在反應過一段時間後,開始將溫度和壓力撤了下來,等到完全冷卻後,工人們開始小心翼翼的將反應缸撬開。一股氨水的味道撲鼻而來。化學組的人員立刻取樣化驗。人類第一次人工合成氨試驗完成了。
這是一次共和經典的化學試驗方式。這個反應缸十分原始,工業生產模式是迴圈塔模式。而共和此次的試驗只是一次性的,而且反應缸十分小,程攀穿越前的中國合成氨的反應塔大型缸體採用的鋼材是深海潛艇外殼級別,要想真正的利用煤水空氣固氮,工藝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機械,鋼鐵兩大工業支柱在科研方面依然是吃錢大戶。但是不投錢不行,如合成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