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思想渙散,真是無法無天。
思想作風還沒整清楚,後勤又跟不上了。
黎城縣位於太行山腹地,屬於比較貧瘠的地區。現在猛地開來一個騎兵團,人吃馬嚼的花費挺大,地方政府準備不足,糧草就供應不上了。
人艱苦點還好說,戰馬幾天沒喂好,立刻就變得虛弱,加上從平原到山區的不適應,一些馬匹調養不當就開始生病。軍馬帶病帶傷,吃虧的是部隊。於是,整軍又臨時改變了內容——整頓衛生制度。具體而言,就是磨豆腐、種菜、養山羊(黎城縣的山羊比較多),幫老百姓幹活。
政治處宣傳幹事編了首順口溜,唱的是:
學習生產真緊張,地頭田間當課堂;
馬上馬下人人忙,油房粉房豆腐房。
羊肉塊子白菜湯,稀飯米湯和豆漿;
人強馬壯士氣旺,誓把鬼子消滅光。
騎兵斥候隊的工作是磨豆腐,這是劉春雷的強項,家傳的行當,容易。在豆腐房裡忙活了十幾天,騎兵團又接到上級命令:到津浦路東給肖華(開國上將)的挺進縱隊送彈藥。
整軍這就算結束了?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運送彈藥的任務原本並不困難,可問題是制訂計劃的人太外行了。一次安排的運輸量太大,每匹馬都馱上子彈箱子、手榴彈箱子,沉甸甸地壓得戰馬直哆嗦,搞得騎兵們根本不敢上馬鞍,只能牽著馬走。這樣一來,騎兵團就完全失去了機動效能,成為一支目標龐大、笨重緩慢的運輸隊。四百匹馱馬的“大馬幫”在平原上游走於日軍的封鎖線之間,步步兇險,好不容易過了平漢線,卻無論如何也過不了津浦線。
從4月初到5月中旬,騎兵們在河北、河南轉悠了一個多月,轉到最後,師部發話了:任務取消,回太行山。
第六章黎城整軍(2)
於是又馱著彈藥往回走,走到河南湯陰縣遇到了冀魯豫軍區的司令員楊得志(開國上將)。漳南戰役的時候,騎兵團曾經和楊司令配合作戰過,大家是老熟人。聽說楊得志的部隊也缺彈藥(八路軍就沒有不缺彈藥的),王振祥團長腦袋一熱,又犯了說大話的毛病,自作主張把馬背上的子彈和手榴彈分了一半給冀魯豫軍區。
這下子騎兵們輕鬆多了,王團長卻倒了黴,回到太行山就被免了職。從這時起直到抗戰勝利,他都在隨營學校當輪訓隊長。
王振祥調走,上級宣佈了新任政委廖冠賢(開國少將),接著又派來了新的副團長、新的參謀長、新的政治處主任、新的政治處副主任……而且,還從師政治部“鋤奸隊”派來了特派員。他們個個都是生面孔,個個表情都很嚴肅。
騎兵團副團長黃家景被提升為團長,上任後的第一個命令就是嚴厲整頓部隊作風,和不良傾向鬥爭到底。
騎兵們大眼瞪小眼,知道這一回是來真格的了。
整風的第一課是思想教育,每天開會學習、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這讓大家很不習慣。大會開完開小會,你看著我,我瞧著你,誰也不知道說什麼好。班長顏勝才逼著平時最能侃的劉金魁發言。“川老漢”坐在門檻上尋思了半天,這才說:“首長講得真好,一清二楚,咱們思想落後了,還是首長說得對。所以呀,要打敗日本鬼子,就得聽首長的,為什麼呢,因為啊,首長講得好,咱們思想落後了……”發言結束,大家熱烈鼓掌。可接著想一想,不對呀,他剛才這些話盡扯車軲轆了,等於什麼也沒說呀。
上課的時候,領導講話倒是一套一套的,可戰士們聽不明白。私底下,這個說“我寧願回家扛鋤頭、背糞筐去,這政治課的名堂太多,活遭罪”,那個說“新來的政委活像個唸經和尚,等他講完了,我也忘光了……”
最後,還是新來的政治處主任況玉純(開國少將)有辦法,他編了些山歌快板,“抗日信天游”、“八路軍快板”、“騎兵快板”之類,這才讓許多人把一些名詞記住,弄明白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大家終於真正認識到集中整軍的必要性。確實,騎兵團以前存在著不少問題。
比如說,一、流氓習氣。表現為:吹牛皮,講怪話,唱“野山歌”,缺乏嚴肅緊張的政治作風;階級觀念弱化,認老鄉,拜把兄弟,黨員幹部說話沒有“大哥”管用。在幹部中滋生了個人英雄主義思想,在戰士中形成了僱傭盲從習性。這些表現都是和人民軍隊黨指揮槍的原則背道而馳的。
二、軍閥殘餘。一方面表現為幹部接受地主鄉紳的宴請,開小灶,大吃二喝,繳獲交公不徹底,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