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爾特人必須在這一節扭轉場上的局面,我們知道,在這個賽季的比賽中,當開拓者在上半場取得領先時,他們的勝率是百分之一百!他們善於把握優勢,在第三節擴大戰果,並最終狠狠地擊倒對手。所以,這對凱爾特人與伯德將是巨大的考驗,但我相信他們的能力。”
約翰尼…莫斯特在解說席上表達了自己對於比賽的擔憂,因為開拓者本賽季上半場領先的比賽保持了全勝,這意味著凡是被開拓者壓制住的球隊,在後來都沒有翻過身來。
一來得益於開拓者的總體戰術思路,拉姆齊追求的就是在二、三兩節發力擊潰對手,第二節建立優勢,第三節把優勢保持,最後將對手拖死,這是一種輕鬆、省力的贏球方式。
二來在於開拓者是一隻以進攻為主的球隊,但凡被翻盤的球隊,往往是要勁兒的時候火力續不上,而開拓者進攻點多,球隊更人能力比較強,能快能慢,想要鎖死開拓者真是千難萬難。
所以,要想擊敗開拓者,最好就是在上半場就打壓住開拓者的進攻,保持優勢,然後在下半場持續保持高壓。
開拓者雖然沒有被翻盤,但卻也沒有翻過別人的盤,因為開拓者缺乏強有力壓迫xìng的防守,這在追分的時候是很要命的,自己追分追的緊,別人卻也能得分,同時時間在流逝,這是很傷士氣的。
所以本賽季的開拓者就是這麼一支擅長打“順風球”的球隊,而且關鍵在於開拓者有能力將比賽的形勢打成“順風”。
但這場在波士頓花園比賽的下半場一開始,拉姆齊就感覺到,勢頭好像不太對,風向在快速的轉變。
凱爾特人在下半場率先發球,丹尼斯…約翰遜快速運球過半場,伯德從右側底線提到了右側45度接球。
丹尼斯…約翰遜立刻分球給伯德,而防守約翰遜的瓦倫丁馬上和範德維奇一起去補防伯德。
在中場休息時拉姆齊就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防守好伯德,一定不能讓伯德打出手感。
但拉姆齊的擔心還是變為現實,伯德在三分線外迎著撲上來的兩個人,略作調整,直接出手!
“伯德,23尺外直接跳投出手,命中了!他投進了這個三分球!62:72!差距縮小到了10分!”
三分球,甘國陽在進入nba聯盟後,每場比賽看到的出手數基本不超過5次,有些比賽壓根一個三分都沒有。
從1980年才引進的三分線,在大多數球員和教練看來不過是用來娛樂的得分方式,或者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的投籃選擇。
在很多專業籃球人士看來,它和扣籃一樣華而不實,只不過是一種商業表演形式,想要用它來贏球,簡直是痴人說夢。
但甘國陽知道,三分球總有一天會成為nba球隊的得分利器,也會徹底的改變籃球的空間戰術理念。
所以,作為一箇中鋒,甘國陽也從未小覷三分球,而是抓緊很多空餘時間進行三分練習,這常常讓拉姆齊覺得他是不務正業,但甘國陽對此非常的堅持。
此時,開拓者面對的凱爾特人,就有著當下聯盟的第一三分手——拉里…伯德,雖然他的場均出手數也不過1。6個,每場命中0。7個,命中率百分之42。7,卻已然是聯盟最佳了。
“run,run,run!(跑!跑!跑!)不要慢下來!”拉姆齊在場邊大喊,好像現在落後的是他們。
和領先時放慢節奏打成功率的教練不同,拉姆齊就是喜歡乘熱打鐵,喜歡猛追窮寇,在領先握有優勢時一定想方設法擴大優勢。
在拉姆齊的催促下,瓦倫丁像屁股著了火一樣運球往前場狂奔。
下半場凱爾特人的防守策略是嚴格地執行人盯人,丹尼…安吉這個老油條像鬣狗跟著角馬一般貼防瓦倫丁,其他人則各自緊盯著對位球員。
這種情況下,瓦倫丁很難分球,他最好的選擇就是一個人一條龍直衝籃下!
這種選擇並沒有錯誤,瓦倫丁在身體上面對安吉占據著優勢,籃下甘國陽又把帕裡什給吸引開了,於是瓦倫丁帶球甩脫了安吉突破直接上籃。
可是,鬣狗在追捕角馬時,最常用的手段不是咬喉嚨,而是咬角馬的肛門直到把腸子拖出來。
安吉這頭鬣狗就在瓦倫丁的背後下手了,他在瓦倫丁上籃時在他背後輕輕一頂,瓦倫丁整個人一下子往前多衝了一段,身體失去了平衡,上籃自然就不穩,球打在籃板上,又打在了籃筐上彈了出來。
籃板球被跟上的帕裡什輕鬆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