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還沒等張煌搞清楚是怎麼回事,身邊已經傳來了小太監尖細的聲音:“早朝開始,眾臣有本速奏,無事退朝~~”
第一次早朝自然不可能無事,就算別人沒事張煌還有事呢,新君第一次早朝,所謂文武百官居然直到這麼幾位,張煌現在很生氣!!
只是小太監剛剛宣佈早朝開始,不等張煌發作,就已經有人閃身站了出來大聲說道:“啟奏國君,臣太宰荀成林有本啟奏~~”
太宰?張煌聽到這個官職不覺一愣,然後馬上怒氣衝衝地說道:“荀卿,朕問你為何不稱朕為皇上,而稱國君,還有我朝的文武百官呢,都上哪去了?!”都多大年紀了,怎麼一點規矩都不懂!
聽到這話,下面的乾瘦老頭頓時一愣,然後有些委屈的說道:“那個……國……國君大人,我臻國不過是一微型候國,國主連大王都不敢稱,更何況皇上呢……那是要帝國之君才能使用的稱號啊!”
這段話荀成林說的尷尬之極,一字一頓的似乎生怕張煌發怒直接把他拉出去宰了,不過沒他想得那麼誇張,張煌聞言只是微微一愣,旋即釋然——感情不是這人家老頭不懂規矩,而是自己級別不夠啊!
候國稱“國君”、帝國稱“皇帝”……聽這老頭解釋,似乎還有“大王”這個稱呼,看來這《皇帝》裡的國家,似乎應該是分成三個等級啊……嗯?這麼說起來我好像也不能自稱為“朕”……
快速的總結了剛剛得到的情報,張煌馬上就做出了推斷,然後又瞪著眼睛說道:“那文武百官呢?各部屬吏也就算了,可是文武百官都跑去哪裡了?為何不來上朝!!”
這下太宰荀成林的表情就更加委屈了:“那個……國君……本國的官員,現在都在這裡了啊!!”
啥?!都在這裡了!!看著下面站著的一共不到十個官員,張煌的眼睛差點鼓出來,沒搞錯吧,你逗我的吧!!
彷彿是為了給張煌釋疑,太宰荀成林已經賣力的介紹起來:“這位是司徒薛建中,這位是司馬楊簫龍,這是司空王鉅富,這位是司寇王祖上,還有這位是大良造周成,再加上微臣,就是我國全部的中央官員了,另外還有東國和代縣的兩地縣令不具上朝資格,國君要見他們需要單獨下令召見。”
就在荀成林正在介紹的時候,忽然之間一道系統提示在張煌耳邊響起:
“叮~~玩家清晰分辨出古時官、吏之區別,觸發並完成300環隱藏任務鏈《天命》之第一環,獲得獎勵——金錢50銀,經驗值100,文韜屬性+1,恭喜玩家~~”
啊?這也能得獎勵?居然還有這樣一個隱藏任務鏈?三百環?
這個突然出現的小插曲讓張煌心頭有些汗,不過觸發隱藏任務鏈和得到系統獎勵的喜悅,在“嚴酷”的現實面前完全沒有任何存在的真實感!!
“太宰”、“司徒”、“司馬”、“司空”、“司寇”、“大良造”……聽完荀成林的解釋,張煌恍然大悟,感情別看下面沒幾個鳥人,卻各個職務不低,最少也是“四司”高官——放到現代那就是副總理級別的大人物了——至於說他們的屬官呢,那就不用問了,估計八成就沒有屬官,有沒有屬吏則不好說,反正整個朝廷上就六個高官,也只有六個官員……張煌現在終於有些明白,為什麼在一開始的《個人生平》中會說他“繼承的國家並不值得期待”了
【原來他繼承的所謂“國家”,加上皇帝在內,上上下下一共就只有七八個人,五六條槍……】
無限怨念的翻個白眼,搞了半天他這個名義上的“一國之君”,真正的手下還沒人家一個縣令多,那就是一個衙門至少也還有十幾個、二十來個衙役的吧?難怪人人都是大官呢!
沉默片刻,終於適應了這種期望和現實造成的巨大心理落差,張煌擺擺手說道:“荀卿,孤剛才聽你說有本要奏,是什麼事情?”
太宰荀成林聞言馬上說道:“啟奏國君,如今新君繼位,朝中有不少問題急待解決,首先是朝中官員數量不足,運轉困難;另外最近冤案頻頻,國內治安混亂……”
張煌聞言不覺面色一沉,很明顯這冤案重重的一個重要原因,應該也是官員數量不足了。
太宰荀成林似乎並沒注意到張煌的表情,又繼續說道:“……近幾年來各地新增土地數目統計混亂,新生人口記錄含糊不堪,請國君考慮是否進行全國檢查;工程方面朝廷也是長時間碌碌無為,近幾年內成果寥寥,應進行檢查整改,勒令有關人員停職反省……”
這下張煌的臉色更加發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