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拉齊奧已經不需要靠甩賣球員來維持俱樂部的正常運轉。
在設立工資帽的前提下,拉齊奧的開支得到了很大的控制。
拉齊奧的好成績,也讓他們獲得了更多的獎金和電視轉播費用。
此外市場開發也搞了起來,來自中國市場的大筆資金都湧入了拉齊奧俱樂部。
上賽季,一家中國的汽車企業贊助了拉齊奧的胸前廣告,結果效果很好。
於是現在有更多的中國企業瞄準了拉齊奧,打算借拉齊奧來擴大自己的知名度,不管是在歐洲,還是在中國國內的。
2009年的世界經濟,已經遭遇了次貸危機的重創。
但只有中國經濟依然保持了強勢地增長。
所以現在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國人有錢。
中國資本成為了世界資本市場上的主力軍,拉齊奧因為有一箇中國主教練,所以比較容易受到中國資本的青睞,這是他們的幸運之處。
其他的義大利俱樂部背地裡罵拉齊奧是中國資本的走狗,心裡卻不知道有多羨慕拉齊奧呢,因為他們想做中國資本的走狗都做不成……已經有中國企業表示願意贊助拉齊奧訓練場的廣告牌了。
還有中國企業把主意打到了拉齊奧的訓練服上,就是說當拉齊奧在賽前進行熱身,或者平時訓練的時候,他們所穿的訓練背心上都不會出現贊助商的廣告。
還有中國企業打算和拉齊奧進行更深度的合作。
眼看這麼多熱情的中國企業找上門來,洛蒂託那顆修新球場的心思又活躍了起來。
新球場計劃自然給他給他自己帶來鉅額的利益,但同時對於拉齊奧俱樂部確實是一件好事兒。
因為到時候拉齊奧的門票收入就不用再分給羅馬市議會了。
因為有錢賺了,俱樂部在比賽日的各種市場開發操作也就好施行多了。以前就算有計劃也懶得開發,因為到時候賺到的錢絕大部分都要分給市議會,想一想就覺得心痛,還不如這麼半死不活地將就著。
尤文圖斯也在重建阿爾卑球場,現在的阿爾卑球場已經完全屬於尤文圖斯了,他們打算將原來可以容納七萬人的阿爾卑體育場翻新改建成一個可以容納四萬人的新球場。
雖然看臺座位數少了,但實際上之前的尤文圖斯主場,阿爾卑球場就很少坐滿過,所以七萬人的容納量一點意義都沒有。相反因為座位數太多,到場球迷少,填不滿球場,就顯得球場格外空曠,也容易給球隊一個不太好的暗示,那就是……“來看我們比賽的人沒多少”,這樣就會影響球隊計程車氣。
倒是當他們擁有了一座新球場之後的,情況就不一樣了。
常勝後世曾經略略研究過義大利足球的經濟現狀。
尤文圖斯擁有了新球場之後,他們比賽日的收入直線上升,雖然票價下降了,但是收入卻增多了,因為這些錢全都是屬於他們的。
所以洛蒂託建新球場的思路是正確的,這是為了拉齊奧可以更好的生存。
不過這需要很多錢。
畢竟尤文圖斯是在原有球場的基礎上翻新改建,花的錢不算多,總耗資一點二億歐元。
而拉齊奧則是要另闢地址,完全新建一座球場出來,工程量和工程預算都完全不同於尤文圖斯。
如果沒有穩定的資金支援,洛蒂託的新球場計劃就註定是鏡花水月。
因為開源節流,現在的拉齊奧俱樂部沒有經濟危機,他們的財政是健康的,和烏迪內斯成為了意甲唯二兩家沒有欠債的俱樂部。
既然不欠債,也沒有經濟危機,拉齊奧自然沒必要甩賣自己的球員。
這些球員可都是拉齊奧持續輝煌的基石啊。
因此不管這個夏天有多少轉會傳聞,常勝都不會讓他們如願以償。
自己現有的球員一個都不賣,還要從外面買球員來補充實力,為下賽季拉齊奧的多線作戰做好準備。
以前常勝執教拉齊奧的時候,總是單線作戰的,後來當拉齊奧拿到了第一個歐冠冠軍之後,常勝認為這支球隊已經可以適應多線作戰了,於是在上個賽季那麼艱難的情況下,都沒說要放棄哪一邊,而是一直堅持到了最後。
新賽季也一樣如此。
一支球隊如果要成為豪門,卻總是畏懼於多線作戰,那算是什麼豪門?
多線作戰是豪門的常態,對於豪門來說是家常便飯一樣的事情。
拉齊奧要成為豪門,就得先從適應豪門的比賽強度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