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個斯內德之外,其他三個都是後腰。
他們的任務很簡單,進攻與他們無關,他們只需要防守就行了。
穆里尼奧在中場排的三後腰分別是中路的坎比亞索和右邊的蒙塔裡,以及左邊的穆罕默德。西索科。
尤其是這位西索科。
和常勝所記憶的不一樣,在常勝所熟知的那個時空裡,西索科這個時候應該還在尤文圖斯。
但是沒想到如今卻來了國際米蘭。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他已經影響到了很多東西。
西索科從尤文圖斯被國際米蘭挖來之後,不是絕對主力,他得和斯坦科維奇、坎比亞索、斯內德等人競爭出場機會。
但是這一場比賽,他卻被安排在了首發。
很明顯,和常勝記憶不同的西索科轉會就是針對他來的。
穆里尼奧需要能夠在中場不知疲倦的絞肉機。
西索科正好符合這個要求。
他在利物浦剛出道的時候就被媒體譽為是“新維埃拉”,他出色的跑動能力和逼搶,以及卡位,讓他成為了利物浦的主力後腰。
不過一次眼部受傷差點讓他提前終結自己的職業生涯。
後來因為利物浦引進了馬斯切拉諾,在和這位阿根廷中場的競爭中,他落於下風。再後來利物浦又從巴西引進了年輕小將盧卡斯。
最終西索科不得不離開利物浦,轉會尤文圖斯。
在尤文圖斯,西索科也不是主力球員,因為他的優點和缺點都非常明顯。
穆里尼奧卻對這位球員印象深刻。
並且認為他就是自己所需要的人。
他早年也在英超執教過切爾西,和利物浦多次交手,自然比較瞭解這位對手球員。
2006…2007賽季前的社群盾杯上,當時利物浦和切爾西交鋒,利物浦最終2:1擊敗了穆里尼奧的切爾西,拿到了社群盾杯。
那場比賽西索科被評為本場最佳。
他在比賽中的表現令穆里尼奧印象深刻。
於是在穆里尼奧想要怎麼組織拉齊奧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西索科。
穆里尼奧的計劃就是在中場組織一道牆,用最強硬的防守來遏制拉齊奧中場的運轉。
而西索科則是這堵牆的關鍵部位。
因為他的特點正好可以剋制拉齊奧。
不知疲倦的奔跑,兇狠的剷搶,準確的卡位,以及……拼命三郎的氣勢。
讓他來做攪亂拉齊奧中場的那一個人,真是在合適不過了。
西索科在這場比賽裡並不具體負責盯防誰。
而是和其他兩個後腰在中場不斷掃蕩。
就算不能夠斷下拉齊奧的球,也要感染和延緩他們的推進。
或者乾脆就是犯規,打斷拉齊奧的進攻節奏。
於是比賽從一開始,就頻頻陷入暫停中。
主裁判的哨音訊頻響起,經常可以看到拉齊奧的球員倒在地上個。
如果放到西班牙聯賽李,解說員可能會指責穆里尼奧的做法是反足球。
但是在這裡,卡雷薩這位義大利的金牌解說員卻在稱讚國際米蘭的戰術。
“穆里尼奧稍稍有些出人意料地在中場排出了三後腰陣型,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西索科的出場……看起來很成功,國際米蘭的中場絞殺戰術讓拉齊奧的進攻很難推進。雖然說拉齊奧陣中有多名可以組織進攻的球員,但無一例外都陷入了國際米蘭精心佈置的絞殺陷阱中……”
不為攻勢足球鼓吹,反而稱讚扼殺攻勢足球的人。
這就是義大利足球的特點,這裡更重視戰術的研究,強調戰術的作用。
穆里尼奧能夠利用戰術來遏制拉齊奧,並且取得了出不成功,那就值得大家的讚賞。
沒有人會批評他,如果最終國際米蘭贏了拉齊奧,得到的只會是鋪天蓋地的讚譽,就算是拉齊奧這邊的人也不會酸溜溜地說“有本事你丫和我們對攻”這樣的話。
這種白痴的話會在義大利被人嘲笑的。
雙方交戰,各憑本事,各顯神通,你有攻勢足球,我為什麼就不能用防守戰術來遏制你限制你?而非要用自己不擅長而你很擅長的方式來和你較量呢?
那不是神經病才做的事情嗎?
正因為國際米蘭有本事,希望贏,才不可能和拉齊奧對攻。
只有沒本事的人才會和拉齊奧對攻,因為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