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等到賽季結束的時候,皇馬和瓦倫西亞同分,需要比較雙方勝負關係的時候,瓦倫西亞就將以一勝一平的勝負關係佔優,最終獲得冠軍。
這可是讓皇家馬德里不能接受的結果。
他們現在就希望球隊能夠在最後時刻絕殺瓦倫西亞!
所有人都認為瓦倫西亞客場能夠逼平皇家馬德里,就已經是很不錯的結果了。
這確實很不錯,但不是常勝想要的。
常勝要的是一場勝利。
都拼到這份兒上了,如果最後只是帶走一分……他虧不虧啊!
虧死了!
他從地上站起來,打算換人了。
他已經換了兩個人,現在還剩下一個名額,他留著沒用,就是為了用在這個時候的。
因為瓜迪奧拉的體能開始出現問題。
Tiki…taka對球員的體能要求很高的,因為所有人都在不停的跑,還得在前場進行圍搶,這些都是很耗費體能的。
作為球隊的攻防核心,瓜迪奧拉需要跑動的範圍就更多了。
足球運動在不斷發展,對球員的體能要求也越來越高。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時候,一個優秀的球員只需要在場上跑四千米,九十年代的時候,一個球員跑一萬米就算是很頂級的跑動能力了,那個時候大家形容一名球員能跑善跑勤奮,都說他場均一萬米。而後來到二十一世紀初第一個十年的默契,幾乎人人都得跑一萬米才合格了。
這充分說明了現代足球的發展趨勢——位置模糊化,職能模糊化,所以要求有足夠多的跑動來完成各個不同位置的工作。一個邊後衛必須要會助攻,所以他必須要不停地來回上下衝刺跑。而一個後腰則要必須前插參與進攻,別說後要了,就連中後衛都要有這麼做了。前鋒則必須拉邊扯動,還要回防……沒有體能做基礎,這些任務怎麼完成得了?一場比賽高強度拼個六十分鐘就沒勁了,這樣的球員哪個教練想要?
瓜迪奧拉年齡增大之後,身體素質下滑很快。這從另外一個時空中他的職業生涯軌跡中就可以看得出來。
況且瓜迪奧拉已經高強度打了半個賽季的比賽了,幾乎全勤,就算是輪換,他往往都在球場上。
打皇馬這場比賽,他很努力,因為他是巴塞羅那球員,就算他已經身穿瓦倫西亞的球衣,打皇馬他也特別來勁。
只可惜他現在得身體已經不是年輕時的樣子了,所以他跑了八十分鐘,已經基本上油盡燈枯。
常勝要把他換下來。
雖然換下來之後,球隊的進攻組織會有所減弱,但沒關係,他訓練這套戰術的時候,就充分考慮過這種情況了,畢竟瓜迪奧拉要不了多久就會成為教練。
所以不管是阿爾貝爾達還是巴拉哈、艾馬爾都可以組織進攻,只不過瓜迪奧拉一個人就可以做的事情,他們需要兩個人,甚至是三個人來完成。
但沒關係,效果差一點,就用更多的跑動來彌補,反正兩個後腰都是體能狂人。
所以常勝大手一揮,召回了在熱身的巴拉哈。
巴拉哈是從比賽進行到七十三分鐘的時候,被叫去熱身的。
那並不意味著他有機會出場了,只是例行公事而已。每個替補席上的球員,都會被定時叫起來熱身,保持狀態,在球隊遇到突發意外的時候,他們可以馬上派上用場。
但被主教練叫回來,那基本上就意味著可以出場了。
所以巴拉哈特別激動。
他傷愈復出之後,只打了幾場比賽,還基本上都是替補出場。
他也知道自己的情況,缺席了半個賽季的比賽,而且瓜迪奧拉在他的位置上乾的卻是很出色。
就連加泰羅尼亞的媒體都在抱怨巴塞羅那俱樂部當初放走瓜迪奧拉了。
瓜迪奧拉表現這麼出色,自然不可能讓位給自己的。
尤其是在和皇馬這樣的比賽中,那基本上更不可能了。
他沒想到自己還有出場的機會。
常勝看著巴拉哈,對他笑:“你還記得你躺在病床上的時候,我對你說的話嗎?我說過你會是我計劃中的重要一員。”
巴拉哈點了點頭:“我記得呢,教練,我一直記得呢。”
“那麼很好,現在我需要一場勝利,所以我派你上去。這是最後一個換人名額,魯文,我把勝利的希望都寄託在了你身上。你擅長遠射,我希望你要更多的插上,接應自己的隊友。在進攻的時候距離艾馬爾和伊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