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機會的意義不大。
拉齊奧需要的是往前的傳球。
常勝的對策是首先壓縮AC米蘭的三條線。
尤其是他們在禁區前的兩道防線。
當兩條防線之間的距離很近,兩條防線被壓縮成一條線的時候,再突然直塞,穿透AC米蘭的防線。
然後剩下的工作就交給前鋒們了。
這就要求拉齊奧要儘量多的直傳,而且在各個位置都要有直傳的能力,並且直傳還要傳得好。
這正好就是拉齊奧的新戰術可以做到的。
本場比賽首發的莫德里奇、萊德斯馬和埃爾納內斯都具備這樣的能力。
此外大衛。席爾瓦和格策也可以,並且他們直傳之後會再往前插,扯動AC米蘭的防線,拉出空當,為其他球員製造出更好的傳球機會。
這就是常勝做出的調整。
下半場比賽開始之後,拉齊奧的戰術給AC米蘭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他們的直塞球讓AC米蘭門前險象環生。
阿萊格里不得不在第六十分鐘的時候就作出調整。
他將首發的羅納爾迪尼奧換下,然後換上了迦納中場博阿滕。
撤下一個具有創造力的組織主場,卻上了一個肌肉中場。
阿萊格里想要做什麼,很明顯了。
他要加強防守,他認為羅納爾迪尼奧在球場上,是球隊防守的軟肋。
博阿滕年輕,身體更強壯,奔跑能力強,可以在後衛線前形成掃蕩。
而這些工作羅納爾迪尼奧做不來。
打反擊的話他還能用得上。
問題是拉齊奧現在的攻勢,AC米蘭連反擊都打不出來。
所以留羅納爾迪尼奧在球場上有什麼用呢?
羅納爾迪尼奧被換下來的時候,臉上的表情不是很高興。
他認為自己成了球隊在戰術的犧牲品。
他覺得如果自己繼續留在球場上,應該可以為球隊取得進球的,不管是他親自射進的,還是他助攻別人射進的,反正總是能夠進球的。
結果現在阿萊格里竟然把他換了下來!
讓他失去了建功立業的機會!
羅納爾迪尼奧下場時陰沉的臉色整個世界都看到了,阿萊格里卻沒看到。
他甚至都沒喝羅納爾迪尼奧握手安撫對方。
常勝收回了看向AC米蘭教練席的目光。
看來阿萊格里是從和自己的這場比賽中下定決心放棄羅納爾迪尼奧的啊……
博阿滕的上位也是以內自己……
他突然覺得是自己創造了曰後自己耳熟能詳的那些歷史。
羅納爾迪尼奧對阿萊格里的不滿是一個插曲,對這場比賽沒有構成什麼影響,有影響也都是以後的事情了。
博阿滕上場之後,AC米蘭在禁區前的掃蕩能力得到了加強。
尤其是中路的防守厚度,被增加。
可這也沒有能夠改變他們的結局。
他們加強了中路的防守厚度,拉齊奧就走邊路。
格策和阿茲皮利奎塔在右邊路連續做出二過一配合之後,由阿茲皮利奎塔一腳傳中,卡瓦尼中路跟進,用頭將足球砸進了球門!
“卡瓦尼——!!”解說員卡雷薩高呼。
羅馬奧林匹克球場響起了震耳欲聾的呼喊聲,拉齊奧的球迷們在呼喊著卡瓦尼的名字,就像卡雷薩那樣。
而在場邊的阿萊格里卻很不爽,因為他感覺自己被常勝欺騙了!
下半場拉齊奧的種種表現都讓人相信他們會從中路撕開AC米蘭的防線。
所以他才換下了羅納爾迪尼奧,換上了博阿滕,就是想要加強中路的防守。
哪想到拉齊奧竟然走邊路了!
這……
阿萊格里有一種“你們不守規矩”的悲憤感。
對於這種簡單的邊路傳中,如果是平時,AC米蘭防守起來根本不在話下。
只是這一次,AC米蘭的球員們和阿萊格里都陷入了一個思維誤區裡,形成一種感覺慣姓,以為拉齊奧就是會強攻中路,所以他們也集中在中路,在這裡佈下重兵,打算和拉齊奧決一死戰。
哪想到拉齊奧根本不和他們在中路糾纏,而位元組選擇了邊路。
另一次快速的邊路進攻,簡單快速,非常簡練地將足球傳到了中路,然後卡瓦尼頭球,足球就進了……
別說AC米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