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思可就太過陰險了
不過王海冬只是解釋後,她才略微鬆了口,再次問道:“黃龍真同意招安,要是隻是為了假借招安的名義,那你又該如何?”
女人就是女人,心既然已經放在了王海冬身上,剛才怪完他現在又為他擔心起來,黃龍的招安是王海冬一手包辦,要是事後真出了事,王海冬自然也脫不了關係。
這點倒不是李華梅杞人憂天,當初剛掌控了東南沿海局勢後,李華梅也積極地招安海盜,趙武和孫二孃就是那時的產物。
可是俗話說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那些被招安的海盜早已經吃慣了無本買賣,甚至直接打著李家的旗號在海上作威作福,李華梅當時也是給自己找了不少麻煩。
當初也是費了一番手腳才把這些海盜肅清,他可不想王海冬又步上了自己的後塵。
“這點你就不用擔心了,我敢保證這些海盜絕不會在東方帝國海域內亂搞,就算要搞也是在其他地方,倭國,南洋,有的是地方讓他們去亂搞”王海冬臉上露出
陰險地笑容道。
王海冬當然清楚海盜是些什麼貨色,黃龍手下的人手雖然看似很守規矩,但難免會有些害群之馬,海冬商業協會就算缺人手也不會去用他們湊合,不過有些地方卻無所謂……
“原來你打的這個主意?看到老黃龍這次有難了……”李華梅美目一轉,露出了一絲笑容,眼前的這人雖然看似粗俗不過想出來的注意往往卻能達到奇效。
黃龍年事已高自然不會再去攙和海上的事情,不過黃龍年紀也不小了,他可不是楊希恩50多了還能願意在海上折騰,不過黃龍可是有不少子次,就連孫子輩都已經十好幾歲了。
按照王海冬的說法,這些年輕人自然要多磨練一下,剛剛打下的東南亞港口不正是個好地方?
如果嫌太遠那也沒事,過不了多久王海冬就算打算和李華梅合作平定倭國海盜,等到海冬商業協會的觸角衍生到倭國,到時候專門在倭國做生意就行了
只要有一段時間的緩和,看似讓他們放鬆自由自在,可是以王海冬依靠發報機即時掌握情報的本事,到底是好是壞還不一樣逃不出他的掌控?
遇到些品性好的自然是收歸帳下,品性不好的,放到東南亞讓他們和那些土著和洋人玩去,只要不禍害東方百姓,其他的王海冬就管不著了。
只要說通了李華梅,其他事情自然就好搞定,回到杭州港後,王海冬也沒閒著,處理了一下商業協會事物後便開始做起了訂單買賣。
之前李華梅到東南亞時可是給王海冬帶了不少定金,可問題是電報存在的時間越久,那些商業協會對於電報的功能也越是看重,更何況這次王海冬回來時,讓李華梅直接改了新版本,沒有了發報時間的限制,電報更是變成了那些手中富裕商業協會艦隊配備的首選
而且王海冬還有一招賊狠,更是直接觸發了搶購收報機的浪潮,其實真要說起來也沒什麼,只不過王海冬想起了遊戲中交易所的一項功能。
在港**易所內只要花錢就能打聽到所有港口的商業情報,一旦某地出現一件商品價格標高,而你所在的港口又正好是出產港口時,這跑商一次的利潤足以抵上原來跑個兩三次還賺得多
可是王海冬所知道的,交易所雖然有價格資訊,不過最少也是半個月的,如果真要購進了貨物在跑去港**易,時間又得耽擱上不少,所以這項功能也僅僅只是參考,並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
可是現在不同,因為發報量沒有了限制,即時通訊自然也就成了可能,王海冬出了個餿主意,在海上公共頻道上,即時滾動發報幾座港口內貨物的出售和收購價。
而且這個發報連平常那些小批次的貨物也不要放過,只要裝備了收
報機的艦隊就算航行在海上,只要接近發報臺30公里的距離,自然能夠隨時收到那些商品的價格訊息,在合理的貨物購進買賣之下,自然就能夠獲得更多的利潤。
“那這樣豈不是讓這些裝備了發報機的商船壟斷了市場?那些買不起的小商船又怎麼辦?”李華梅聽到王海冬的話第一反應是這些小本買賣的利益。
畢竟長時間的經驗告訴她,這些小商戶的繁榮才能帶動底層貿易的興盛,如果一味把利益集中在大商業協會,這樣反而沒有發展的前途。
“你以為那些賣家真傻麼?船隊收的到資訊,難道商戶得不到?無非是把價格放到一個大家都有錢賺,但是卻又不會賺的太多的程度,固然那些沒有裝備發報機的訊息會慢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