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1 / 4)

“沒有?那太好了!我這有啊!我向你們公會委託,我有15艘還未回來的小商船要招租!”王海冬一聽到沒有可樂壞了,在他看來這可是純粹的賣方市場啊,壟斷豈不是就意味著大賺?原本想把這件事留給岸上的幾個老頭之後處理,現在一聽到這個訊息,王海冬突然冒出了一個大膽的念頭來!

“呃……15艘,這個我得找我們管事的來,請您稍等。”工作人員平常也就處理那些租借艙位,載客,或者是信函運送等等委託,乍一聽這位爺竟然一下子就要租出15條海船,也沒了主意。

抱著沒注意找領導的指導觀念,工作人員急忙把自己的上級領導找了過來,而王海冬一見這位又樂了!

“是你啊?”

“怎麼還是你啊?……”

' '

082 忽悠你你也不知道

王海冬對於租船者的要求很簡單,一個你首先要有足夠的資產擔保,這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租給你船的租金可能並不高,甚至還附贈全套的水手,至於你租了船是運貨還是運人甚至是走私王海冬都管不著,但唯一要求的一點,你在陸地上至少要有擁有足夠資產的擔保人或者是固定資產,一旦船在海上確認出事,王海冬會像這位擔保人要求合理的賠償。

這一點對於有志於貿易出海貿易的人而言並不算什麼,因為王海冬的海船也不是好來的,所以每艘船加上水手,他緊緊只要求了1800金幣的保證金,別看這筆錢看似很多,但王海冬只要求籤訂抵押合約的做法卻深受那些地主階級的歡迎。

東方帝國特別是江南地區最不缺的就是擁有良田百傾的地主階級,或許這些地主階級並沒有太多的流動資金,可是那些從祖上便傳承下來不願出售的田產土地卻是少不了的。

而且王海冬提出只要船和水手都沒事,那麼自然也就談不上賠償,至於每艘船的年租金,王海冬僅象徵性地每年收取200金幣,而這筆租金那怕只是單純的接受託運委託,僅僅兩三個月就能夠輕鬆地回本。

這樣的訊息在王海冬要求放出去的瞬間便讓整個杭州城再次轟動了!200金幣一年的租金這和白送的又有什麼兩樣?只要家中有些浮財的商人們都紛紛湧向同業公會想要打聽個清楚。

特別是那些原本在茶樓酒館閒著發呆的這些人,家中大都有著不少的財產,那怕一個人不夠這1800金幣的資產,難道10個人還不夠麼?

……

同業公會二層,王海冬此時臉上是一副正兒八經的模樣,不過心裡卻樂開了花。

“這個王會長,我家中有良田300畝,杭州城裡還有一家酒肆,您看您那些船是否能租給在下兩艘呢?”眼前的這位可是所圖不小,一開口就是想租下兩艘商船。

“這個嘛……我先問你,你可知道想組我們海冬商會的海船除了資產抵押外,還有些什麼要求麼?”王海冬認真地問道,畢竟這些可是他計劃中最重要的部分,要是對方不同意,別說是300畝就算300傾王海冬也不會願租給對方一艘。

“這個在下倒是在門外的告示上看到了,貴商會提供水手這點自然是沒有問題,可在下卻是不知這些水手不都是一個金幣的月俸,為何會有差別呢?”這位對於這點顯然有點不滿,便向王海冬問道。

王海冬給同業公會的標準中,每艘船他會安排商會進駐6至9名得水手,如果船主有需要當然也可以自己在進行僱傭,這一點海冬商會並不排斥。

不過這些水手的薪水卻和一半水手統一的一枚金幣一個月有所不同,如果是六名水手一條船上至少會有2名一等兵,而9人的話一等兵的數量會再增加上一位,也就是說如果按照王海冬的要求,每位船主需要每個月多支付一枚至一點五枚的金幣,一年下來卻也足以買上一畝良田的了。

特別是眼前這位不僅家中有田產,而且還經營著酒肆的商人,對於數字上的東西自然也就特別的在乎。

“敢問這位掌櫃,這海上的風險你可曾瞭解?”王海冬問道。

“在下從小居住在杭州,自從朝廷開了這海禁以來從無到有,雖然不敢談了解,但也略知一些門道。”掌櫃的客氣道,自從李華梅開了海禁也不過十年不到,這位掌櫃眼看也快40歲,話裡頭已經算是客氣的了。

“瞭解那就好,那請問掌櫃的可知幾位好的水手對這海上航行可有關聯?”知道?知道那自然更好,等著就是你這句知道。

“那自然有關係……”掌櫃也不是笨蛋,聽到這裡他也略微猜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