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些上古靈寶投胎轉世,方有可能修煉,這神王的佩劍當然也屬於靈寶之列。但成果也是非凡,一旦成功,就等於有了靈寶的壽命,那是用萬年來計算的,儘管和真正的仙人相比,可能還有差距,有些不夠自在,但也是長生的好途徑,重要的是,針對這些特定人群,修煉難度要比修仙簡單太多。
這先天后天以及真靈之道兩本書自然是艱深非常,難以理解。就算是凡間的飽學之士看了,也會頭痛不已。當然,這書中的內容早就被設下道法,普通人是看不到的,只有李林一人方能翻看到其中內容,這幽水道人和碧水道人相信這神王的神念,定然有辦法理解這其中的道理。
而當那名族長看到自己的孫子翻看這兩本書時,在驚異之時也更加堅信了自己這位孫子的尋常之處,對他更加喜愛。
李林開始按照這兩本書進行修煉。他不怕暴露自己的特異之處,在這個世界有特異的地方,只會被人當成是神人轉世,只要這種特異能帶來本身的強大,因為這個世界的生存本身壓力不大,糧食和牲畜的產出都不低,足夠養活人口,但妖魔的威脅,讓人不得不抓住每一分能夠掌握的力量。當然,說句殘酷的話,這十年一次的妖魔劫,也是減少丁口,減少環境壓力的一個方式。
前面那本書先天與後天之論,便是讓李林明白這個修煉的根本之道。而後邊的器靈之道真靈之道便是交給李林一個具體的修煉之法,讓他結合自身實際,兩相接合之下,才能做為一次真正的修煉。這後面的真靈脩煉,李林結合自己體內的那道劍韻,便明白瞭如何進行劍靈的修煉。這兩位道人又為何要留下這第二本書。
原因便是他們想要這神念投胎之後重新登上神王之位,那必然要啟用神念中的記憶。而要啟用神念中的記憶,莫過於以熟悉中的往常之物來進行刺激。這樣的話,如果將上古神王的佩劍重新復生,那麼他這個神王隕落時留下的神念和上古神王雖然不是同一回事,但畢竟也是同一級別的人物。看到這把神王的佩劍,估計能夠回憶起當年做為神王的一些東西來,這就是所謂的睹物思人。
當然究其根本,這實際上也是幽水道人和碧水道人蒙出來的法子。畢竟他們身為兩個小小的修士,也沒有什麼太高的見識,雖然在凡人之中是仙人。在那些初入仙路的修士中是前輩,是高人。
但面對天人級別的神王,他們也只是螻蟻般的存在。以螻蟻的想法,去推斷神王級別人物的重生,他們只能想到先透過那個劍韻去刺激這團神念記憶的甦醒。這兩位修道之人自然不瞭解這神王的神念,完全不是那麼想象的一回事,而是有著完整智慧甚至更加高明的存在,遠遠不是這個世界的神王可以比擬。
不過這對李林也有好處,他正發愁該如何蒐集這個世界的力量體系。畢竟現在沒有了諾亞系統做為依靠,他只能依靠自己以往的見識和手段,一步步重新積累力量。
時光飛逝,李林從六歲這年拿到這兩本書,不到一年他就已經融會貫通並且習練有成。反應到身體上就是,他可以任意的將身體的某個部位進行轉化,轉化結果就是堅硬如剛,嶄金斷玉。這在俗人眼中,這顯然就是天人下凡了。這種修煉就讓他能夠掌握那道劍韻,至於其中所謂神王的痕跡,以李林的解析工作,一點是也沒有看到,應該是消耗殆盡了。
這一年,李林已經七歲了,他最常做的事情,就是一個人在野外修煉。身邊常年跟著服侍他的兩個奴僕,一名被他取名為阿山,一名被他取名為阿野。這兩人,負責給他傳話,有什麼需要的,就安排他們去做,若是外面有什麼訊息,也是他們來回報。
有一天,阿野驚慌地跑了過來,“少主人,草原上一塊地方出現了很多的黑蟲,那裡的草場都被他們吃光了,您快去看看,”
“休要慌張,帶我前去瞧瞧,”李林說著,便翻身上馬。他雖然只有七歲,但身高已經達到米半有餘,和部落中矮小的成年男子也相差不多。
第六百八十章借劍復生(六)
李林騎的馬當然是部落中最好的一匹馬,連身為族長的爺爺,以及族長兒子的父親,也只騎了稍遜一籌的駿馬,速度自然很快。
“知道了,主人”阿山立刻引領著他前去,阿野則去召集其他的僕人們,組織起來去護送少主人。不多久,就有近百人的大隊趕了過來,這是李林用另外一個世界的組織訓練之法訓練出來的,雖然是僕人,實際上是精銳的家丁。
這樣的數量,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也算是人多勢眾了,這也看到族長對他的重視和喜愛,惟恐有任何意外,才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