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個帥男叫“青城”,有個靚女叫“峨嵋”,他們被稱為“東峨西城”,他們很相愛,然後,某天一對叫少林和武當的基友來了。
少林說,阿城,我聽說阿峨跟一個叫“涼郡”的小夥砸有曖昧,武當說,阿城,這事是真的,阿峨跟涼郡眉來眼去不是一天兩天了。
青城表示我不信,我不要,你無恥,你卑鄙,然後,提劍與峨嵋反目成仇,峨嵋幾番解釋後,青城仍然我不信,我不要,你無恥,你卑鄙,然後,峨嵋重傷而遠走“涼郡”,從此,青城與峨嵋,過上了相愛相殺的羅曼蒂克生活。
數百年來,峨嵋無數次要重回故地,但青城仍然持劍相對,背後還有少林與武當那對基友在搖旗吶喊,峨嵋傷心欲絕,跟鄰近成都郡的“交郡點蒼”眉來眼去,想以南北夾擊之勢,幹翻青城,但點蒼公子不給力,關鍵時刻老是早洩,氣得峨嵋大罵點蒼是銀槍蠟頭。
點蒼不樂意了,哥多才多藝,耍筆能畫龍點晴,耍劍能舞出十八朵劍花,耍槍更是霸王硬如弓,你行你咋不上天?還不是被青城虐的縮在“涼郡”那邊陲之地孤芳自賞,所以,點蒼公子就甩了峨嵋這朵白蓮花,跑去跟青城稱兄道弟去了。
峨嵋氣苦不以時,旁邊的“朔風郡崆峒王子”跑過來展示自己的二頭肌,表示哥很強壯,很給力,可是媚眼拋給了瞎子看,峨嵋表示你一個番族混居的王子,哪涼快哪呆去,崆峒王子表示很心塞,然後,因愛生恨,時不時就要調戲一下峨嵋。
峨嵋被調戲的不要不要的,只好找少林跟武當,說,你們當初中傷我,讓青城將我趕出了成都郡,又把我家“峨嵋山”給圈走了,現在我都搬到了“涼郡”,旁邊有個叫“崆峒”的傢伙,仗著自己是王子,天天晚上來敲我家門,我一個女生,傳出去名聲多不好,你們必須給我作主。
少林與武當這對基友表示,必須給崆峒王一點教訓,麻蛋,峨嵋雖然是我們趕走的,但那是她長得太漂亮,呆在成都郡那地方,跟青城混在一起塊的,容易拆散我們這對基友,現在整個天下沒有誰能威脅到我們這對基友,那還不是想揍誰就揍誰?
然後,少林與武當這對基友就發了個口令紅包,口令是“打崆峒,我先上”。
於是,某個夜黑風高的晚上,崆峒喝了酒睡得正香時,少林、武當、五嶽五兄弟、青城、點蒼、帶著浣花、萬花兩朵嬌豔的小嫩模,將崆峒矇頭打得不省人事,暈迷了將近一百七十年才特麼醒過來。
然後,某天江湖排位時,剛剛醒來的崆峒就被排到了第九,崆峒表示不服,結果又被揍了一頓,然後,崆峒王子頓悟了,麻蛋,必須找個老大才行,展眼整個江湖,除了武當跟少林外,也只有朝廷這個老大比較給力。
但崆峒王子還沒有被揍得腦殘,他知道若是自己投靠了朝廷老大,就不是被矇頭揍一頓的問題,所以,他就拜武當為大佬,表示,哥,我服了,以後跟你幹,然後,時不時就在武當身邊說,哥,少林這個基友又去調戲咱家的雞或鴨。
“這部名為青城與峨嵋的影片,完整的展現了當代江湖史,是一部不得不看的大製作”,苗人風喝了口酒後,說出結束語。
峨嵋山腳下的草棚內,擠滿了避雨的江湖武者,閒著無聊時,就有人問為什麼峨嵋派不在峨嵋山,反而在涼郡的“青峨山”?
然後,苗人風就一拍手中摺扇,當起了說書先生,聽故事的人聽完後頓悟了,難怪峨嵋派要把自家總部叫“青峨山”,敢情是這樣的原因啊!
聽故事的人當中自然有青城與峨嵋的弟子,也有少林、武當等等,但他們都離開了師門,對苗人風這樣調侃自家的師門,沒有任何的意見;幾乎所有外門弟子,對師門都沒有太大的歸屬感,原因也簡單,平時累死累活卻沒有什麼好處,宗派資源都用在真傳,其次用到內門,而外門都感受不到宗派的一絲溫暖。
雨一直下,避雨的玩家自然不可能一直呆下去,他們避雨也只是消除掉雨天帶來的負面狀態,再加上如今是夏季,冒點雨也是沒有什麼的。
因此,約半個小時後,草棚中就只有苗人風還蹲在那裡,他呆呆的望著雨幕,一幅憂鬱小王的作派,然後,一聲輕笑響起,如幽靈般的魔門妖女,從角落陰影處走了出來,擠到苗人風的身邊,說“阿牛,今天怎麼沒有鬍子啦?”
為了避免老是被人問“駱問三篇”的事情,苗人風就撤去了偽裝,以本容進行遊歷,沿途也沒有人找他這個武當叛徒的麻煩,“心狠手辣秒眾生,唯利血屠苗人風”,這名聲還蠻響亮的,再加上,如今賺名聲的方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