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這雨下的真特麼大,都不知道丫的源頭在哪裡?如果以為雨是可以嬉戲的,那麼,你丫就錯了,它會形成大禍,並且無法治理。塵土因為雨水的沖刷而得到滋養,也會因為過多的雨水而被沖毀,如何利用雨,要視當時環境所需,不能太過拘於一局。
苗人風將原文與譯文對照了半天,也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解釋,然後,他更不明白的是,白帝的跟隨者們,為什麼會將這篇明明是對大自然的敬畏,硬生生的給擼成了“雨說”,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落雨無垠功”、“雨戲塵虛功”等等心法,還特麼個個都是“絕學”級的。
沒看過“國宗志”的苗人風,自然不知道十字雨花宗最早叫什麼名字,反正現在的宗名肯定不是遠古時期,少林武當等等也是在太玄立朝時才改名的,並且最早的扛把子,都是當時的風雲人物,比如石之軒、寇仲、徐子陵等等,也不知道這些太玄時期的傢伙,是如何把這些宗派,跟遠古時期的“玄宗”掛上勾的。
三皇五帝,十聖六賢就是玄宗的重要組構框架,不管是百宗還是千宗,反正根源都出在這裡,十字雨花宗也不是唯一“白帝門徒”,少林也不是唯一“黃帝門徒”,武當也不是唯一“青帝門徒”。
苗人風就有些不明白,三皇五帝,十聖六賢裡沒有“菩提老祖”啊!那元雨青衣為什麼說少林自承“接引、準提”,這兩貨又是什麼來頭?
“看來必須找國宗志來讀一讀,要不討論起來都不知如何插嘴”,苗人風想著。
落雨峰的白帝避雨參悟亭自然不是原址,原址在哪裡早就成迷,反正信“白帝”的都自稱是原址,各自撕逼,苗人風也不去理會這些,先查查“避雨亭”再說。
避雨亭自然是個簡陋的亭子,瞧其模樣,估計很久沒有修繕過,顯然,雨花宗也不是很重視這個亭子,這就有些忘本啦!要知道雨花宗的所有武學根基,就是出自“白帝之雨說”,白帝避雨參悟亭應該是雨花宗的聖地才對。
避雨亭沒有任何機關的痕跡,根基非常結實,苗人風望著晴朗的天空,機關的種類很多,利用環境預預留出來機關啟用樞紐的,並不是最高深的機關,最高深的機關是藉助天時與地利,比如滿月時,漲潮時等等,這些天時與地利結合,方能開啟與進入的機關,才是最牛逼的。
“莫非要等到下雨才有線索出來?”苗人風仰著頭望著天空琢磨著,但他又否定了這個想法,若是下雨就有異象出現,那早就被雨花宗的弟子們發現,又豈會等到他前來挖掘線索,所以說,避雨亭應該是沒有嫌疑的。
又走了幾處以“白帝”命名的地方,同樣沒有什麼蛛絲馬跡,苗人風也不著急,他對於劇情推動是沒有什麼熱情的,以前對修煉也沒有什麼熱情,最熱情的就是尋寶賺錢,現在錢多了,雖不算大富大貴,卻也擠入千萬俱樂部,賺錢的熱情雖然沒有消退,卻也沒有那麼積極。
反而由於諸多兇獸在身,讓他對“山海荒獸經”有了一探究竟的熱情,“氣勢”並沒有等有的限制,只要是丹田擴增過一段,就可憑機遇凝取“氣勢”,目前來說,還沒有玩家在三流或二流階段就有“氣勢”,若是有的話,此人的名聲肯定會在極短時間內飆升。
氣勢、意境、道域,有的武者終身悟不出氣勢,就算是晉階到巔峰大宗,沒有悟出氣勢的武者也是很多的,但先天就必須有“氣勢”,所以,卡在巔峰大宗師的武者,有的是沒有悟出氣勢,有的是丹田沒有無暇擴增。
但這是NPC武者,玩家們的都是可以彌補的,只是時間的問題,當然,一款數百上千萬人線上的遊戲,真正能脫穎而出的也只能是少數,就算數百上千萬玩家全部是無暇丹田,也仍然面臨著很多瓶頸與差距,比如心法品階、裝備品階、武功品階等等。
晉階宗師的前提流程是:強丹、遊歷、宴賓、訪宗、問師。
強丹:丹田完成一段擴增、一郡名宿、秘技心法、一招或一套秘技武功、丹田完成一階段強化(若是初段就可完成初段強化,若是巔峰就要完成巔峰強化)。
遊歷:完成遊歷之旅(每一階都有一次)。
訪宗:拜訪當地名門(指宗派),按出生地尋訪,如苗人風戶籍落在成都郡,他就要去拜訪青城派。
宴賓:邀請九位一郡名宿,舉辦宴會。
問師:尋找師傅接取晉階宗師的任務。
強丹、遊歷、宴賓,苗人風都已經完成,之前由於武當叛徒的身份,他還在想著是不是跟狄禾火打個招呼,隨便找個長老級的青城派高手出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