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海這邊的六扇門不是我的”。
骷髏們一琢磨,耶?還真是啊!於是,心思就活躍起來,其實之前苗人風也做過類似鼓舞士氣的事情,但這些骷髏就是愛多想,苗人風對此也是無計可施,只能慢慢來,只要這些骷髏看到實際的利益,最終就會齊心發展六扇門的。
實話說,苗人風自己也沒有什麼熱情的,他如今玩遊戲也不象最早那樣為了錢,而是為了破解更多的設定,看一看“武道推動科技”這個大專案,最終能走到什麼高度。
赫銘傑將彼岸塔貢獻出來,可不是僅僅為了他一個人,事實上,整個赫氏門閥都是為那個“罡之亂流”服務的;早在數千年前,赫氏祖先葉赫就藉助“罡之亂流”踏上“武王”的地位,若非這個彼岸者掛了,赫氏門閥也仍然會其效力的。
赫銘傑不僅貢獻了彼岸塔,更是貢獻了大量的資料,這些資料可是數千年積累下來的,對苗人風這些骷髏瞭解“彼岸”有巨大的幫助。
為了更好的理解彼岸這個特殊的空間,苗人風等人將“初界”混沌一片時,稱為“史前彼岸”,將初界一分為三(初界、虛空、彼岸)時期,稱為“初之彼岸”。按照資料,不管是史前彼岸,還是初之彼岸,這兩個時期,虛空漏洞百出,光與暗仍然可自由往返於初界與彼岸。
然後,天道誕生,開始不斷修補虛空,苗人風等人稱這個時期為“道之彼岸”。
史前、初岸、道岸,這三個時期是最古老的,也是“天道”形成的重要組成部分,等“天道”形成後,初界就進入“神魔大戰”時期神魔也就是仍然停留在初界的光與暗。隨後,神魔大戰結束後,初界進入“萬物起源”時期,萬物皆是神魔後裔,這就是萬物皆有“源”,萬物皆同源的由來。
神魔之後是妖巫仙,仙是神的後裔,妖巫是魔的後裔,三個種族彼此撕殺,彼岸者的主力,就是這三個種族;苗人風等人遇到的那個自稱“虛、初”的老頭,就是最古老的彼岸者,來自於這三個種族。
妖巫仙也是第一批破碎虛空的初界生物,當時還是太天真了,以為破碎虛空後就能得到長生,哪裡知道去了彼岸,全都淪為天道的“奴僕”;長生不是為了當奴隸的,妖巫仙三族的彼岸者,就趁著虛空還有漏洞,重返初界,可沒有實體,讓他們不得不再次逃回彼岸。
“容器”計劃就是在那個時期開始醞釀的。
骷髏們帶著一腦袋的資料,離開了獅龜部落,前往下一個地方——似金原。
似金原是一片廣闊的平原,它就象一座橋樑一樣,卡在萬木峰與寒耳江之間;似金原的東面是寒耳江,北面是萬木峰,南面是無法攀登與行走的“絕崖”,西面卻是西廣寒島“原氏武國”,而似金原與寒耳江,理論上是屬於“原氏武國”的。
為什麼說是理論上?因為原氏武國爆發了內戰。
武者是社會不安定因素,這也是玄陸六賢者提出“國宗論”的原因,但逆海這邊可沒有“國宗論”,武學壟斷讓武者們滿滿的怨氣,這怨氣可不是一代,而是無數代延續下來的;因此,武國的內戰是非常頻繁的,只要不惹怒“宋閥”,武國之間的政權更替就是勝者王,敗者寇。
似金原如今被叛軍所佔領,這也是為什麼是理論上的原因。
本來,骷髏們是不會理會這種內戰的,但叛軍偏偏要拍宋閥的馬屁,很堅決的執行“無遮令”,那23個把自己包的嚴嚴實實的傢伙,在這寬闊的平原就非常顯眼啦!
數十匹武獸載著武者呼嘯而來,慘叫而亡。
苗人風下手極有分寸,留下了幾個活口,弒身刑訊下,這些武者沒有哪個能扛得住,將叛軍的情報吐了個乾淨;叛軍首領叫“白冠文”,是個成勢巔峰先天的武者,其手下有八位大將,都是成勢先天水準,擁有兩千規模的武衛軍,約三萬左右的武民兵。
普通丹田的不能稱為武者,在玄陸,他們被稱為武人,只有開啟“圓滿”丹田的才能被稱為武者,而入選武衛的就是武者;武民兵就是指受過軍事訓練的普通丹田武人組成的。因此,武衛軍的規模一般都不是很大,太玄帝國數億人口,也只擁有20萬左右的武衛軍。
象宋閥的傭部,雖然也都是武者組成的,但並沒有受過專業的軍事訓練,屬於烏合之眾,苗人風放了幾個大招,就把近萬武者嚇的崩散而逃;但若是換上近萬的武衛軍,苗人風就不會這麼做,就算他是築境巔峰地仙,也是不敢衝擊一支萬人的武衛軍的。
武衛軍強悍的地方就是“整體如一”,當然,受訓練、裝備、武功等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