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段人族的黑歷史,傳來的文獻極少,畢竟是要維持三皇五帝的神聖性,但一些稀有的文獻裡有記載著,“白帝”創造“無上衛道士”,黑帝創造“黑武士”,青帝創造“草木精英”,炎黃二帝創造“超人衛”。
這些文獻都說明,三皇五帝時期出現很多如今被定義為“異端”的種族,其主體都是“人”,然後融合其餘智慧種族進行交配;或許這就是人族為何能夠在短短“五千年”內,就擊敗了統治天地百萬年武獸族的真正原因。
而這些創造出來的“異端”最後都是失控的,但它們的失控對誰造成損失?當然是武獸族。
正所謂“崽賣爺田心不疼”,人族當時只佔據玄地小小的一塊區域,那些“異端”失控後,破壞的就是武獸族的領地。
正是在這些層出不窮失控的異端攻擊下,武獸族把大多的精力放在這些“異端”身上,而沒有去撲滅“人族起義”的小火苗,造成人族不斷的強大,最終在十聖的“十方遠征”衝擊下,敗退北陸。
“異端之說”是十聖時期出現的,十聖率領無數的武者部落在玄地(東陸)誓師,從十個方向出發,對武獸族發起最後的總攻;在進攻南陸、西陸的過程中,遇到了奇怪的種族,而瞭解內情的只有“十聖”,十聖對所有的武者說,這些是“異端”。
十聖時期的“異端”的定義是“無觀失意亂武者”。
“無觀失意亂武者”指沒有正確的“三觀”,隨意殺戮者,此為無觀;沒有清晰的神智,憑本能行事,胡亂殺戮者,即為失意;不辨是非黑白,即興殺戮者,即為亂武。
十聖的異端定義並不象如今這麼狹隘,如今的異端是指非正統九氣修煉者,而十聖時期修煉的“氣”卻是很多的。十聖對“異端”的定義是很寬鬆的,沒有“天地唯一玄,非玄即異”的狹義,包容了所有智慧種族,只對於些胡亂殺戮者做出“異端”的指控。
若是人族武者不辨是非黑白,即興殺戮,也是會被指控為“異端”;當然,十聖終究是人族,胸懷再寬闊,也不會因為人族武者非人族以外的殺戮而做出指控;因此,最後的“亂武”是指人族武者殺戮人族而定義為異端的。
擦,又扯遠了。
苗人風撓了撓頭,日月虛三眼形成“虛空凝視”,三眼對手中拳頭大小的化石蛋進行掃瞄。
“日月虛三眼反饋資訊:年代:距今約八千年。成份:罡煞星三氣指數較高,光與暗雙氣較為稀薄。品質:傳承。用途:材料,不明。評估:此物大約可定義為瑞獸蛋,但隨著時間推移且沒有相匹配的孵化環境而失去生命氣,由於其所處的環境隨年代而變遷,慢慢的成為化石。”
“提示:你獲得身世線索:廢聖臺。”
苗人風眨了眨眼睛,十聖指:“儒聖、墨聖、法聖、道聖、兵聖、陰陽聖、縱橫聖、名聖、雜聖、農聖,醫聖”。這裡面其實是十一聖,之所以一直說是“十聖”,則是農聖與醫聖其實是一個人,但丫有雙重人格,一重人格是農聖,一重人格是醫聖,所以,歸納起來還是“十聖”。
如今卻只說“玄宗九隱”,也就是後面的農醫家被“雜宗”給合併了。
雜宗就是“魔宗”,左道的三教九流、五花八門就是雜宗的外宗;雜宗在隋朝時期是最為輝煌的,整個隋朝國宗都被其掌握,其餘隱門被打壓的極狠,但隋朝的國宗後來背叛了雜宗,雜宗也由此陷入低谷。
苗人風得到的身世線完結是“廢聖臺”,那就不得不提一提“消失的第十聖”,一人雙格的農醫聖本來是不入“十聖”的,畢竟有雙重人格不能愉快的聊天嘛!之所以最後位列“十聖”,則是原來的那個排名第十的聖人,被廢除了。
豪華大巴車趁著夜色正濃時再次啟程,開車的仍然是女司機拓跋舒,十三怪首則安靜的在車內各個位置或坐或趴,但它們的目光都沒有離開自己的“阿爺”。不過,它們的阿爺此時正陷入沉思,思考的自然是那個“消失的第十聖”。
這個“消失的第十聖”是被廢掉的,當然,十聖還在世時並沒有自稱為“聖”,他們只是人族當時“十方遠征”的統帥。十方是指東西南北中,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及中海。
中海是指十方遠征中唯一的“水師”部隊,東西南三塊大陸都有大陸連線,但也都面臨著海洋;中海遠征軍就是清除這些海洋中的武獸,正是這支中海遠征軍的努力,才讓人族擁有東西南北四片海洋。
消失的第十聖就是中海遠征軍統帥,統領著數量不計其數的戰船,飄洋過海清除島嶼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