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3 / 4)

是人為的話,不但能打擊她的地位,還能將她逼瘋!

梅花,以其清雅脫俗、孤傲高潔,曾受到無數文人雅士的鐘愛和讚賞。

吟梅頌梅的詩詞也無以數計,但要說到真正的知梅嗜梅,並將梅品溶入自己靈魂的,莫過於唐玄宗寵愛一時的梅妃江采蘋了。

江采蘋是福建莆田珍珠村人,出生於唐玄宗先天元年,父親江仲遜是一位飽讀詩書又極賦情趣的秀才,且精通醫道,懸壺濟世,是當地一位頗有名望的儒醫。

江家家境富足,只生有江采蘋一人,卻並不因為她是個女孩、斷了江家香火而不悅,反而倍加珍愛,視為掌上明珠。早在江采蘋初解人事時,不知是什麼契機而愛梅如狂,深解女兒性情的江仲遜不惜重金,追尋各種梅樹種滿了自家的房前屋後。

深冬臨春的時節,滿院的梅花競相開放,玉蕊瓊花綴滿枝椏,暗香浮動,冷豔襲人,彷彿一個冰清玉潔、超脫凡塵的神仙世界。

幼小的江采蘋倘佯在梅花叢中,時而出神凝視,時而聞目聞香,日日夜夜陶醉在梅花的天地中,不知寒冷,不知疲倦。

在梅花的薰染下漸漸長大的江采蘋,品性中深深烙下了梅的氣節,氣度高雅嫻靜,性格堅貞不屈,剛中有柔,美中有善;配上她漸漸出落得秀麗雅緻的容貌、苗條頎長的身段,彷彿就是一株亭亭玉立的梅樹。

生長在書香門第,她父親又極賞識她的穎慧,自小就教她讀書識字、吟誦詩文,江仲遜曾向友人誇口道:「吾雖女子,當以此為志。」

唐人思想較為開放,加之江仲遜是一位開明秀才,因此,對女兒寄予如此重望是不足為怪的。

江采蘋確實不負父望,九歲就能背誦大本的詩文。及笄之年,已能寫一手清麗俊逸的好文章,曾有《蕭蘭》、《梨園》、《梅亭》、《叢桂》、《鳳笛》、《破杯》、《剪刀》、《綺窗》等八篇賦文,在當地廣為人們傳誦和稱道。

除詩文外,江采蘋對棋、琴、書、畫無所不通,尤其擅吹奏極為清越動人的白玉笛、表演輕盈靈捷的驚鴻舞,是一位才貌雙全的絕世女子。因此,遠近的年輕人都感嘆道:「不知誰家兒郎有此福氣,能夠娶得江采蘋為妻,真是三生有幸啊!」

就是這樣的女子,最後進入了皇家。

當時的唐玄宗還只是身為臨淄郡王,有一次因公務到了閩地,在茶樓品茶時,突然聽到一群儒雅的年輕茶客提到江采蘋,眾口一致地稱讚她才貌無雙、知書達禮、性情溫婉、清秀脫俗,諸如此類的讚美語句,便生出了偷偷去見一見的情緒。

見到她時,是在梅林深處,李隆基徒步進入梅林,遠遠臨視江采蘋。

當時涼風微拂,清香襲面,玉鑿冰雕般的梅花映入眼簾。因為皇家的勾心鬥角困鬱已久的他,感覺到一絲怡人的清新。

待見到江采蘋,只見她淡妝素裹,含羞低眉,亭亭立在一株盛開的白梅下,人花相映,美人如梅,梅如美人,煞是清雅宜人,李隆基頓時心喜,積鬱為之煙消雲散。

美人身前有酒席。唐玄宗走過去介紹了自己,然後開懷暢飲。江采蘋言語文雅,性情溫柔,使唐玄宗感到一種溫馨的撫慰,對她產生了深切的愛憐之意。

待問到江采蘋擅長何藝時,採蘋回稟能吹笛。於是命人取來白玉笛,朱唇輕啟,吹出一段《梅花落》,笛聲清越婉轉,吹笛人儀態萬方,四周的梅樹隨著笛音不時撒落幾許花瓣,唐玄宗彷彿置身於瓊樓玉宇,不知是天上、還是人間。

隨後,江采蘋又奉旨表演了一段驚鴻舞,身影輕如飄雪,衣帶舞如白雲,使得唐玄宗不知不覺地又進入了另一個幽雅靈逸的世界。

從此,唐玄宗對江采蘋愛如至寶,大加寵幸。在登基繼位後,便封其為梅妃,命人給她所住宮中種滿各式梅樹,並親筆題寫院中樓臺為「梅閣」、花間小亭為「梅亭」。後宮佳麗雖多,唐玄宗卻不復他顧。

但就是這位梅妃卻死了,自殺身亡,吊死在了疏影閣中。

我被打入天牢還不足一夜一天,就被人送入了皇上的御書房內。

那是個晚上,御書房裡很昏暗,唐玄宗坐在桌前仔細的批文,許久後,才抬起頭指了指他對面的椅子示意我坐下。又過了許久,終於合上了公文,深深吸了口氣。

仔細看他的樣子,似乎比昨天蒼老了不少。原本莊嚴的皇家氣概也消失無蹤,彷彿變成了個普通的中年男人。

「夜不語,只要價格公道的話,你確實什麼委託都能接?」唐玄宗望著我,臉上有一絲苦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