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千年的“茶聖”再見天日,但屍身卻停留在死亡的那一刻,內臟甚至沒有腐爛的跡象……最詭異的是,它竟然就在夜不語的眼前,消失不見了!
這一考古學上的重大發現,還牽扯上分不清現實與夢境、即將腦死的銷售員,與因為研究生命再生、而被神秘組織捉走的男人……
離奇的事件,再度上演,夜不語能再次找出事情的真相嗎?
他隱約看到所有的隊員都凌亂的呆站在原地,視線無一例外地望著南方。他順著他們的眼神望去,只看了一眼,頓時全身的血液都沸騰了起來。他緊緊的抓住欄杆的扶手,大腦一陣暈眩。
坑底盡頭,一個不大的空間露了出來。仔細看,甚至能看到靜靜擺放在正中央的黑褐色棺木。夜軒教授閉上眼睛,強忍著不讓眼淚流下來。
陸羽,我終於抓住你了……
……
隨著一聲“天鵬元帥到”,從天上掉下一滴甘露正好落在你的嘴唇上!
你在恍惚中看見了19個金幣。
隨著一聲『天鵬元帥到』,從天上掉下一滴甘露正好落在你的嘴唇上!
你在恍惚中看見了19個金幣。
引子一
詩云:小盞吹醅嘗冷酒,深爐敲火炙新茶。詩又云:酒壺早是容情了。容情了。肯來清坐,吃茶須好。裙腰草。年年青翠,幾曾枯槁。漁歌一曲隨顛倒。
美人、江山、榮華與富貴,這些我統統都不愛。我愛的只有茶!
我曾被皇上請入宮中,與他講了三日三夜的茶經,也曾為茶放棄了高官厚祿,故此名聲大振,所以世人為我取了一個名字叫做“茶聖”。
為茶,我從沒有後悔過。
詩僧皎然曾經打趣的問我:“如果有一天,當你過身後走上奈何橋,孟婆問你今生有沒有什麼遺憾的地方?你會怎麼回答?”
我久久不能言語。
或許,那時我也只能用雙手撐住身體,望向腳下雲煙霧繞的三塗川吧。
但是我又真的可以放下嗎?放下她?
我叫陸羽,是個棄兒,自幼當然無父母養育了。於是六歲的我,便習慣了在竟陵郡這個無聊的小地方,過著有上頓沒下頓的日子。
直到那日,我照例在街上小偷小摸外加乞討時,積公大師發現了我。
在我的記憶裡,那天的竟陵郡難得的熱鬧。
我把目標鎖定在了一個面相很慈善的老和尚身上。
玄宗皇帝好佛是眾所周知的,有哪家廟裡的和尚,不是敲了個肥頭大耳,佛主不是常說眾生皆平等嗎?像這麼窮的我,撈一些油水,佛主也應該體諒才對吧。
我想當然的一邊思忖著,一邊快步跟著他,終於找到了個下手的絕好機會。
我不失時機的施展自己的妙手空空,將手伸進了和尚的懷裡,但是剎那間,我的臉卻變得雪白。
我沒有摸到想像中的漲鼓鼓的錢包,卻碰到了一隻粗壯的大手。
根據我的經驗,看來免不了又要受一頓毒打了,於是很老練的說:“要動手就快點,我很忙的。對了,記住不要打臉,等一下還要去跟我的兄弟吃宵夜!”
老和尚愣了一愣,哈哈大笑起來,接著他從懷裡掏出了三個饅頭遞給我:“銀子我沒有。不過這三個饅頭倒是老僧剛化來的。吃吧,別餓著了。”
我接過饅頭,卻感到嗓子裡有些東西堵著,堵得我喉嚨癢癢的。於是我委屈的撲入了老和尚的懷裡,嚎啕大哭起來。
他便是積公大師了。
第二天,我跟著他去了龍蓋寺。以後我才知道積公大師是當代的名僧,唐代宗時曾召他入宮,給予
過特殊的禮遇。
積公是個飽學之士,他深明佛理,但最好的卻是茶。
現在想來,或許我便是受了他的薰陶,才會有以後數十載如一日的編寫出《茶經》吧……
積公常常對我講,茶有三德。
一是坐禪通夜不眠;二是滿腹時能幫助消化,清神氣;三是“不發”,能抑制性慾。
茶葉中的各種豐富的營養成分,有提神生津的藥理功能,是僧侶們最理想的平和飲料。所以我才會在《茶經》的上篇寫道:“茶味至寒,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
這些字語為後世人津津而樂道,但又有誰知它大多是出自積公之口?
不過對一個孩子來說,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