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著,當先衝了過去。
銀槍在舞動,戰馬在嘶鳴。
很快,白色的戰袍變成了血紅,唯有那紅纓在半空飄揚,所過之處人仰馬翻,殺的呼蘭人膽戰心驚,卻更把聖龍男兒的勇氣激發了起來。
“誓死殺敵!”
沒有退路的戰士,在指揮官的激勵下,發出了同仇敵愾的吼聲。
質樸的農家子弟拿起了武器,向敵人猛撲而去。
藉助這個空擋,朱大壽也迅速調整了自己的部隊。在殺了幾個驚慌失措計程車兵之後,整個軍隊因為友軍的無畏和自己剛才的那種慌亂與怯懦而羞慚不已。盾牌手、刀槍手再次負起了保衛推車手的責任,推車手也堅定的回到了自己的崗位,將自己的背部放心的交給了自己的戰友。弓箭手們則調整了位置,向遠處的敵人發起了反擊。
雖然神龍戰車在這次戰役中,差點被擊潰,但是這個兵種機動靈活、攻守兼顧的有點卻深深的印在了作戰雙方將領們的心裡。作為最推崇神龍戰車的朱大壽更是在其後吸取了其中的教訓,彌補了不足。日後經過改革後的神龍戰車部隊,將預備隊全部變成了騎兵,同時每輛戰車配備了訓練有素計程車兵,運用協調一致的陣形,在作戰時更是有弓弩車、霹靂炮的強力輔助,使得神龍戰車為風雨軍的軍事神話增添了無限輝煌。
而哥舒行文卻痛苦的發覺自己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沒有及時的擴大戰果。
哥舒行文出於謹慎,為了防止想象中的後方梅文俊可能的突襲,而放緩了進攻的節奏;再加上他並沒有對付神龍戰車這種新兵器的經驗,而是習慣的以為衝破了神龍戰車陣之後,就是傳統的撕裂敵軍戰陣、打垮敵軍士氣、千里追殺的戰術模式,因而並沒有太過重視這一次的戰機,對於已經的突破寄予了過分的期望,而對於風雨軍的反擊能力卻估計不足。卻不料呼蘭鐵騎雖然躍過了神龍戰車,衝散了風雨軍的陣形,但是有神龍戰車橫擋在前面的畢竟不是以往毫無遮蔽的原野。
被衝散的神龍戰車陣形,依然如同一道殘破的城垣,雖然無法阻擋呼蘭進攻的步伐,但也畢竟是遲滯了騎兵衝鋒的速度。
當然如果呼蘭的軍隊跟上的話,原本還是完全可以提前結束戰爭的,但是過分的謹慎使得哥舒行文沒有及時的命令後面的軍隊全力跟上,使得呼蘭軍失去了一次大獲全勝的良機。依然有大批的呼蘭健兒遊離在神龍戰車的前面,而衝入陣內的勇士更是被隨後來援的風雨軍憑藉數量的優勢而團團圍住,陷入困境。
這些呼蘭健兒依仗著嫻熟的騎術,殺了進來,等待他們的是百里錫指揮下的佔據人數優勢的第二梯隊。大多數人被五六個風雨軍的戰士所圍攻,上挑人、下砍馬,被殺的狼狽不堪、防不勝防。很快風雨軍就重新佔據了優勢。
而在朱大壽的排程下,神龍戰車又重新發揮了作用,呼蘭的主力再次被阻擋在外面。錯失良機的呼蘭軍只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戰友被單方面的屠殺。
而另一方面,聖龍軍也在這次大廝殺中精疲力竭,如果不是有神龍戰車的掩護,恐怕早就被呼蘭人壓向渭水,潰不成軍了。如今也是損傷慘重,無力反攻了。
戰場再次陷入了膠著狀態。
在一旁觀戰的洛信是急得兩腳直跳,眼看著這麼多將士在浴血奮戰,而自己和大批的騎兵卻在一邊閒著,真是讓這個好戰的家夥受不了,恨不得拿著刀逼秋裡下令進攻。
可惜,秋里根本沒有理他。此時的秋里正專心致志的看著哥舒行文主力的動向。
“真是一支老狐狸,到現在還這麼沈得住氣!”
秋裡心中暗暗的想著。
和風雨軍始終沒有調動騎兵一樣,哥舒行文也至少保留了近七萬人的主力,更重要的是在錦州城讓秋裡記憶猶新的狂騎軍也遲遲未動。
秋裡的腦海中至今仍然可以清楚的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在狂騎軍的攻擊下,聖龍軍的反抗實在如同隔靴撓癢。秋裡親眼看見一個狂騎兵毫不費力的殺死了圍攻他的五名錦州守軍,兩個被一槍貫心,一個被戰刀劈成了兩半,一個被生生的踩死了,而最後一個竟然被活活的嚇死,而這個狂騎兵豪發無損,安然的撤退。
當時如果不是風雨在戰略上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狂騎兵又被困在了地域狹小、無法施展戰力的錦州城內,使得哥舒行文不願拿這些寶貴的兵力冒險,否則還真不知道要犧牲多少戰士呢。
即便在如此不利的情況下,那些陷入城內的狂騎兵也依然有條不紊的退了出來,對於聖龍軍視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