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風雨軍日後的逐鹿天下,又有何見教?”
孔宓看了風雨一眼,只感到風雨言語之間,不經意的流露出一股霸者的雄姿,令人懾服,當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緒,這才緩緩地說道:
“在下有三策:
其一,乘神州動亂之際,拿下聖京,挾天子以令諸侯,逐步剷除各路豪強,然後以聖龍之富饒文明,感化四夷,令各國來朝,再現聖太宗之盛況!此乃王道,可建千秋帝國,只是進度緩慢。
其二,出兵呼蘭,延大陸公路西進,仿效提丁可汗、呼蘭可汗之偉業,掌握絲綢之路,南下印月,西侵大食、西大陸,北上羅薩草原,東窺神州聖龍,此乃霸道,痛快淋漓。可惜呼蘭太強,此其一;建功之路太過血腥,此其二;以力服人,留下無窮隱患,此其三。
最後還有一策,是根據現今形勢,晚生剛剛想到的。利用皇甫家族以為控制風侯的契機,借道西征印月,順手拿下巴蜀,解決了西北貧瘠的弱項,然後坐視天下爭鬥,以收漁翁之利。此乃詭道也。雖然可以迅速成功,且收穫頗大,然而風險也極巨,一旦被皇甫嵩識破,則有全軍覆沒之險,慎之慎之!”
風雨沈思了很久,這才抬頭說道:“真的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有了先生為風雨出謀劃策,天下何愁不定?”
只是始終都沒有說出自己究竟準備採用孔宓的第幾個方案來爭雄天下。
第五章 出使聖京
第四集風雨會師第五章出使聖京 就在風雨和孔宓指點河山、縱論天下的時候,李中慧正在進行著一次困難的抉擇。
李中慧日夜兼程,終於在四天之後來到了帝都聖京的近郊。就在這個時候,雲濟身邊的貼身劍士洛查傳來了一個朝廷刻意封鎖的訊息,讓她猶豫不絕。
──南方發生叛亂,連續攻佔十餘個城市,嚴重威脅著帝國的經濟命脈江南。
聖龍帝國原本起源於聖龍河,在聖龍歷263年提丁可汗入侵聖龍之後,神州延續了近兩百年的戰爭割據,大批豪門望族逃到當時尚未完全開發的江南,促成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慢慢的,帝國的經濟中心由聖龍河流域的中原變成了江南,這裡成了帝國的魚米之鄉,衣食富足,經濟發達,支撐著帝國的生存。
為了確保這一帝國命脈的安全,在聖龍歷代皇帝的努力下,聖龍帝國對於南方野蠻的百越族進行了嚴厲的軍事鎮壓和懷柔的文化融合,以安定帝國南方陸地。於是大批青壯丁和犯了罪的囚犯被髮配到百越之地,進行戍邊。
這原本是一個很不錯的措施,有利於南方的穩定和民族的融洽,然而再好的制度如果所用非人,都會產生難以想象的惡果。生活的艱苦、官員的壓榨、社會的不公,使得憤怒與仇恨的烈火在胸中越燃越旺,當帝國開始內憂外患、逐漸衰弱的時候,就如同因體質虛弱而百病入侵一般,這種火焰開始向外燃燒,終成燎原之勢。
一個叫龐勳的戍卒長,為人豪俠仗義,甚有人緣,因為無法忍受長官強姦了他的妻子,在有冤無處訴的情況下,提刀殺死了這個長官。這原本不過是一場微小的糾紛而已,如果處置得當,應該可以馬上平息。
然而如同歷史上所有行將滅亡的帝國一樣,衰弱總是從內部官員的愚蠢和麻木不仁開始──派來處置這次事件的偏偏是這個被殺長官的姐夫。為了討好自己的老婆,這個家夥不顧其他官員的勸阻,居然下令將殺害自己內弟的龐勳,以及龐勳所屬大隊的一千名戍卒全部處死。這個愚蠢的命令頓時給這個白痴引來了殺身之禍。
原本就對龐勳感恩戴德、並且報以同情的戍卒,在求生慾望的推動下,殺了所有的官長,擁戴龐勳揭竿而起。
由於到此為止還只是一場小小的兵變,加上各級官員都有著推功諉過的慣性,並沒有及時的呈報上去;而且這個時候正值呼蘭剛剛被逐、各大勢力雲集聖京、兵戈相向之際,身為南方最高長官的令狐潮抽走了大批兵力陳兵北線,欲圖問鼎中原,於是這就給了龐勳一次極好的良機,而帝國也因此即將面臨著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
起義的龐勳部很快就和原本就對於中原人有著隔閡的百越族建立了同盟,其後乘著聖龍各級官員沒有足夠重視的時機,迅速出兵北上,在防衛空虛的江南縱橫馳騁。江南雖然經濟極其富饒,但是土地兼併的問題卻是在整個聖龍帝國情況最為嚴重的地方,許多農民在豪強的巧取豪奪之下淪為佃農,失去了土地和經濟來源,飽受盤削,甚至被迫出賣妻子兒女,所以龐勳打出的“均田免賦”的口號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