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前進。永無止境的前進,直到天下歸蠻!!”
特意從成都趕來助陣的劉焉老太守,已是聽的慷慨激昂,深深嘆道:“劉焉預祝主公馬到成功!一統河山!”
“哦?劉太守有這個心?”祝融王一笑,回頭問道“huā軍師,隊伍裡還有位置麼?”
“少個衝鋒督軍。”語嫣答。
劉太守聞言,反應那是快極,立刻聲淚俱下,捶胸頓足道:“哎呀……老夫何嘗不想隨大王征戰?直可惜年事已高,拿不動兵刃了,只怕耽擱了大王的戰機!”
“無礙,你不還有個兒子呢麼。”祝融王又是大笑一聲,望向劉焉身後的小劉璋……
小劉璋此時年方三十一枝huā,正值巔峰期,各項屬性數值均已超越30,政治更是高達60。
劉璋長著一張很喪的臉,沒有鬍子,只有喪。
那個時代,姓劉的大多都是被鄙視的物件。
首先,就是著名的漢靈帝劉宏,培養出了十常侍這樣的忠義的太監們,將劉家敗了,天下百姓罵之。
其次,就是倒黴的漢獻帝劉協。這傢伙有些像末代皇帝,不知道為什麼就當皇帝了,當了好像也什麼都做不了,連選個妃子都不痛快。外加被各種人挾持,以令天下諸侯,自己像個妹子一樣被爭來爭去,實在是憋屈,百姓憐之。
可這兩個知名度不高。
真正萬人唾棄,被噴得最多的,恐怕就是劉備的愛子劉禪了。
比如民間歇後語,阿斗的江山——白送。
比如著名成語——樂不思蜀。
他還被雲遊詩人所歌頌——
追歡作樂笑顏開,不念危亡半點哀。快樂異鄉忘故國,方知後主是庸才。
可以說與劉備的草鞋黨逆襲相比,他的兒子簡直太不成氣了,外加演藝中的主觀描寫,這貨好像就是來送江山來的。
所以他被罵的最多。
這也就間接地幫眼前的這位,年過三十,藏在老父親身後的劉璋同志吸引了足夠的火力,讓大家認為他將西蜀送給劉備這種行為,是順時勢,識時務的行為,多虧了他劉備才成的家。
可實際上,劉璋貌似比劉禪更加不堪才對。
父親死後,劉璋至少還有足夠的權力,手下也有張任、嚴顏等人才,完全可以與流離失所,兵比將少的劉備大戰三百回合的。可他只稍作抵抗,一見關二張三的戰場尊榮就尿了,送了西蜀。
反觀劉禪,諸葛亮獨攬大權,他什麼都不用做,做也不會比諸葛亮做的好,這就讓他失去了鍛鍊的機會。即便是諸葛亮死後,諸葛亮的黨羽們也是朝中重臣,啥事都得聽他們的。打仗的事有姜維操心,內政有蔣琬,費禕焦慮,劉禪想忙也忙不起來。
迷迷糊糊的,鄧艾大軍到成都了。
你想怎樣?
人家本來就是吉祥物,打仗輸了還要怪人家吉祥物賣萌賣的不好?
這太不體貼了。
劉禪能做的,就是什麼都不做。
所以說,三國史上最敗家的人,應該是劉璋的。
這位年過三十的男人緩緩踱步出來,滿頭大汗。
劉焉匆匆道:“犬子不成器,打不了仗的。”
“練練麼!”祝融王一呼“軍師,給他安個位置,讓他代父立功!”
“是大王。”
而後,三五個大耳怪將其拉入了南蠻軍中。
劉璋眼淚汪汪:“爸爸!爸爸!”
劉焉無力地望著兒子,也只能搖搖頭。也不用辯解了,顯然兒子被拉走當人質了。
這也是huā大軍師的授意。
劉焉、鄧艾,雖同是降將,卻不可相提並論。
因為那個時代,姓劉的都是牆邊草,看事情不對就會立刻倒伐
287 漢中游擊戰
比如劉備,他大概投靠過七位諸侯——1、劉虞2、公孫攢3、陶謙4、呂布5、曹操6、袁紹7、劉表。
除了曹操外,這些人毫無例外的在收了劉備不久後,就去見閻王了。
演藝小說裡只寫了劉備如何如何不容易,被逼得走投無路,聞某某太守聲名不錯,便去幫忙,這也是歌頌式的主觀描寫,完全忽略了劉備帶來的災難。
所以說曹操佔天時,這種喪神來了都能不死!
實際上劉備知道,在亂世混,自己沒兵沒城,就要找個好大哥罩著!
結果著名紈絝如公孫瓚也沒罩得住他……強如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