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開賽,他是比賽的組織工作者之一,我還曾經和他下過一盤讓六子的指導棋不過話說回來,我怎麼感覺你的六子棋比他還要厲害?”說著說著,廖炳坤忽然面lù不解之sè——常言道,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雖然聽nv兒講王仲明棋藝高強,曾經贏過崔尚志和譚浩強等職業棋手,但一則這兩個人的名氣並不是很大,不是這個圈子裡的人未必知道,二來廖炳坤並沒有和這兩個人下過棋,知道這兩個人的棋一定很好,但好到什麼程度,並沒有一個具體的參照物,感覺上也就沒那麼強烈,但黃德志是職業八段高手,十幾年前不過四十幾歲,雖淡出棋戰一線轉做管理工作,但棋藝還沒有荒廢,經常參加比賽,也時有斬獲,廖炳坤那時恰好人在杭州,便也到現場觀戰,因為曾經贊助過幾次圍棋賽事,和黃德志有過數面之緣,於是chōu空在比賽間隙下了一盤指導棋,結果是讓六子,他以一子之差小負。時隔多年,他自覺自已jīng力和計算力雖然比那時差些,眼光和境界以及經驗去比那時要高出許多,再加上這些年集團運作走上正軌,又有廖志偉這樣的得力干將可以獨擋一面,自已有更多的閒心琢磨棋道,提高棋藝,總體實力應該比那時只強不弱,所以起先才只要王仲明讓自已五子,以為自已可以頂住,誰成想到後來不僅五子關沒有守住,讓六子也是被殺得潰不成軍,而對方卻似乎仍有餘勇可賈,看意思,即使讓到七子,說不定自已也贏不了,故此才改談正事兒,不再繼續下下去。此時提及黃德志,忽然想起還有這麼一段典故,有了對比,這才感覺到王仲明棋的厲害。
第四百四十九章 快樂
廖炳坤這突然的一問讓王仲明一時愣住——黃德志棋力最盛時也並非一流高手,論水平,大體也就相當於現在趙恆的樣子,十幾年前,黃德志已經四十多歲,競技狀態呈下降趨勢,雖偶有爆發閃光之時,總的來說實力卻早就大不如前,當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黃德志的實力下降再多,讓廖炳坤六個子還是做得到的,不過王仲明是在一流棋手之上的一流棋手,實力本就比黃德志巔峰時期還要強出一大截,再加上他現在正值盛年,jīng力體力遠非那時的黃德志能比,讓得動廖炳坤六子七子自然是很正常的事兒{///書友上傳}
問題是,他能這樣解釋嗎?
“哈,老爸,這您還不明白?”關鍵時刻,廖井丹給王仲明解了圍,“那是人家黃院長給您面子,故意讓著你呀”
。。。。。。廖炳坤啞然——倒也是,這樣的解釋在邏輯上的確說的通,只不過。。。。。。。,太沒面子了?
“呵呵,還真是。。。。。。,這麼說,我被他蒙了十多年?嘿,這個黃德志。。。。。。”廖炳坤自嘲笑道,難為他以前還曾經以此為榮,沒想到卻是假的
“伯父,井丹說的只是其中一種情況,事實也未必如此”見聽了廖井丹的話,廖炳坤的表情有點兒失落的樣子,擔心其對黃德志產生誤會,王仲明連忙給他開解道
“哦,還有別的可能嗎?”對於普通圍棋愛好者,能夠受職業八段高手六子而戰至勝負差距只有一子,那是非常露臉有面子的事兒,廖炳坤很希望那是靠自已的實力拼到的,而非是對手有意放水,所以對王仲明所說的另外可能非常感興趣
“讓子棋和對子棋的下法並不完全一樣,正常而言,無論是讓子棋還是對子棋,上手一方都應該按照棋理行棋不走欺招,騙招,過分之招而下手一方,出錯總是難免的,只是因水平不同,所犯的錯誤大小不一樣上手一方下正手,是為了考驗下手一方對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果下手一方所犯的錯誤不足以導致棋局失利,那麼上手一方就該承認下手一方的實力,調整雙方對局的手格直至所讓的子數和雙方實力的差距相匹配。。。。。。”
“但是本手正招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容易被對手識破意圖,招法本身雖然正確,但因為讓子棋在一開始,被讓一方就有極大的優勢,這種本身沒有問題,卻很容易被對方所識破應對的正著本手所能得到的利益往往不大,因為你雖然不犯錯誤卻也使得你的對手不容易犯大錯或者不犯錯所以,從爭勝的角度,在讓子棋中,尤其是讓三子以上的棋局中,上手一方往往便使用一些複雜,多變過份,乃至於無理的招法用以考驗下手一方在面對不熟悉棋形時的應變能力這時,上手一方採取的策略便不是‘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可勝在已,不可勝在敵’,而是不停的出考題,給下手一方製造犯錯誤的機會,有時,這無關棋力的問題,而是對下手一方對局心裡的瞭解和對讓子棋招法的深入研究上,這種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