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去很古老的竹簡。
“呃……好亂。”這一切全包攬進視野中,“亂”就是唯一的形容方式:“這真是練功房?”
“呵呵,我知道你在想什麼。”楊平笑道:“這都什麼時代了。”
陳初尷尬的笑了笑:“也是。”
“好了,現在可以告訴我,你進來做什麼了吧?”
“說實話,就是看看而已。”話語間,陳初走向八仙桌。臨前,他拿起了桌子上的竹簡:“這是什麼?”
“我父親經常拿著這幾卷古卷看,到底是什麼內容我也看不懂。”
陳初攤開仔細的看了起來,沒看得幾個“字”,陳初就皺起了眉頭,這看不懂的恐怕不是內容,而是裡面的文字“這是象形文,但,不是咱的甲骨文,在說了,甲骨文出現在竹簡上?”種種不合理讓陳初覺得,這東西可能是楊大俠的個人收藏。東西擺回原形放了回去,陳初邁開步子走到了書櫃前。
這裡書應該有萬本,什麼方面的都有!陳初晃眼還瞧見了文言文版的“金瓶梅”,看來楊大俠的收藏範圍非常大。
“這幾本伯父一定經常看吧?”陳初突然停在書櫃前,指著第五排,也就是書櫃zhong yang的幾本書。
“《道經》、《梵》、《易經》……不知道,反正我沒看過。”楊二俠口中念道一陣後,一臉“死豬”se的說道。
什麼書經常看,什麼書很少看,什麼書基本不看,是可以從書擺放位子看出來的。陳初拿起《梵》這本書。這是近代轉錄的有關於佛經的書,這書有兩個版,一個是簡版就是給以了翻譯的,還有一種就是按照佛經原文所寫一字不落,一般人壓根看不懂。陳初看過前者,後者實在沒有提起拜讀的心思,而楊大俠這收藏的正好是後者。
所謂“頌經積德”,看著這本書陳初已經決定了到時候準備一份什麼禮物。不過,他沒說出口。書放回去後,又走到那幾幅畫前。原本,陳初以為這些畫都是名作,誰料,沒一副是有落款的,片刻沉思後,想到了什麼的陳初問道:“這些畫都是伯父做的?”
“父親有這喜好。”
“這五幅是伯父最滿意的?”
“這我不知道,不過,這幾幅是能代表父親每個時間段的。10年一個範圍,父親會把10年內所做的畫中,最能代表他心境的一副掛在這裡,每ri他都會觀看一番。”
“十年一副……”陳初心中一驚:“你是說,這其中有一副是伯父10歲時畫的!?”陳初並不是一個真正懂畫的人,有山有水畫得是個樣,在陳初看來就是一幅不錯的彩墨畫了。
“這一副。”楊平指著左邊第一幅畫。
陳初看去。這幅畫所描敘的東西很簡單,小河、垂柳,那河水給人一種緩緩的感覺,在有那垂柳作伴……“悠哉”。
“伯父真是厲害。”陳初仔細看過每一幅畫後,感覺到了那畫中帶著一個人生經歷不同尋常的男人,對自己的“審視”。
“你能看懂?”
“怎麼,你看不懂?”陳初反問道。
楊平懷疑的打量著陳初。
陳初見他這模樣,忍不住問了一句:“伯父對你一定非常嚴格吧?小時候練功肯定沒少被罰。”
“你怎麼知道!”楊平很配合的一臉驚訝。
陳初搖頭沒在說話,心想“就這腦子,一身功夫肯定不是靠“修”出來,而是被“抽”出來的。”為了避免楊平追問,陳初轉移了話題:“下面這些缸子都是酒吧?”
“鼻子挺好使。“楊平認為陳初是聞出來的。
事實上,陳初看這東西擺放在畫下,就想到了一句話“墨與酒為友”;通常愛畫人都愛酒,因為,兩者都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境”上的昇華,都是那種難以言明的美妙。不過,一個嗜酒的人不一定愛畫,因為,入其道的方式錯了……在以楊大俠頗有古風的生活方式,陳初覺得他很有可能把好酒和畫放在一起,看畫時來上一杯酒。在得知這畫是楊大俠對自己的“審視”時,陳初就更加肯定是酒了,所謂帶著三分醉意看過往嘛。
“能開啟看看聞聞嗎?”對畫的見解有多深,陳初對酒的瞭解也就是這麼一個相似的檔次,不過,陳初依舊非常好奇,楊大俠這樣的人,在回憶往事時是喝的烈酒還是淡酒,或則中等?這能讓陳初更瞭解楊大俠最真實的xing格。
“只是聞聞?”
“嗯!”
“那行。”
陳初當即動手,挨著把十幾缸酒聞了遍,最後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