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自願報名的方式,從薩爾溫國防軍陸軍之中抽調了三萬名緬族士兵臨時整編成為一支整編師,對於這支全部由緬族人組成的整編師,龍政也不指望他們還會回到薩爾溫聯邦共和國,不過,就算這支整編師在戰爭結束回來之後重回薩爾溫,龍政也會以打亂編制或者官兵復員的方式削弱它的力量。毫無疑問,加入這支整編師的緬族官兵都是心向緬甸的緬族人,對於他們,龍政卻是十分忌憚。
人貴有自知之明,龍政可不認為自己王八之氣一放,就能磨滅這些緬族官兵心中的民族認同感,死心塌地地留在薩爾溫。
薩爾溫聯邦陸軍擁兵十八萬,分為六個師。(未完待續。)
四四零章 騎虎難下
其中,陸軍第一師,以原警備師一部改建擴編而成,兵力三萬,駐軍首都薩爾溫特區,龍政親自擔任師長;陸軍第二師,以原警備師另一部改建擴編而成,兵力三萬,駐軍磐石王國,珍妮擔任師長之職;陸軍第三師,以緬甸投誠軍一部、克耶邦共和軍一部、克倫邦共和軍一部、孟邦共和軍一部改建擴編而成,兵力三萬,駐軍克欽邦共和國首府密支那,由一名撣族人擔任師長一職;陸軍第四師,以緬甸投降軍一部、佤邦共和軍一部、華邦共和軍一部、撣邦共和軍一部、克耶邦共和軍一部改建擴編而成,兵力三萬,駐軍克欽邦共和國重鎮八莫,由一名孟族人擔任師長一職;陸軍第五師,以緬甸投誠軍一部、緬甸投降軍一部、克欽邦共和軍一部、克耶邦共和軍一部、克倫邦共和軍一部、孟邦共和軍一部組建擴編而成,兵力三萬,駐軍撣邦共和國首府東枝,由一名克倫族人擔任師長一職;陸軍第六師,以克欽邦共和軍一部、佤邦共和軍一部、華邦共和軍一部、撣邦共和軍一部、克耶邦共和軍、克倫邦共和軍一部改建擴編而成,兵力三萬,駐軍孟邦共和國重鎮直通鎮,由一名華人擔任師長一職。
隨著龍政的一紙調令,自願報名參加印緬戰爭的緬族士兵很快超過三萬,這讓包括龍政在內的國防軍高層心驚不已,幸虧現在的緬甸四分五裂還要面對印度的侵略,不然,一旦緬甸強大起來,這些緬族官兵恐怕立即就要反叛。請神容易送神難,現在擁有送走最起碼也是分辨這些緬族官兵的機會,龍政果斷地再次組建一個緬族師,前往印緬戰場。
隨著最後一名緬族士兵加入緬族師前往印緬戰場,共有五萬名緬族官兵自願報名前往印緬戰場,薩爾溫國防軍陸軍迅速縮水至十三萬,不過相應的留在國防軍陸軍的緬族官兵人數也降到了四萬人。這四萬名緬族官兵,或者是家人親屬都在薩爾溫境內,或者對緬甸沒有了歸屬感,或者是將自己當成是薩爾溫聯邦的國民,或者乾脆就是膽小怕死。不管怎樣,龍政卻是知道留下的四萬名緬族官兵斷無反叛的可能。
以緬族志願軍的名義,龍政將五萬名緬族官兵整編為兩個師。
五萬名緬族官兵帶著龍政提供的先進武器投入到印緬戰場,猝不及防的印度軍隊頓時節節敗退。連連落敗之下,印度軍隊被迫退出沿海的若開邦,全力固守欽邦。
—————————————————————————————————————————————————————————————————————————————————————————————————————————————————————
避免兩軍主力正面決戰,將印緬戰爭打成血肉磨坊式的添油消耗戰。連連失利之後,印度軍方沒有再度增兵,依舊維持五十萬的兵力,只是將損耗的兵員以及武器裝備和彈藥很快補齊。
印度陸軍總兵力只有一百萬,其中,五十萬陸軍必須留守印巴邊界,防範隨時可能爆發的印巴戰爭,毫不誇張地說,投入到印緬戰場的五十萬軍隊已經是印度陸軍的所有家底了。
一直以來,印度都把擴充軍事實力當成是爭當世界一流大國的重要標誌,始終致力於稱霸南亞、直接控制印度洋,所以躋身世界軍事強國行列,便是印度國家戰略的終極目標。
隨著海軍的徹底覆滅,印度直接控制印度洋的目標三十年之內都是沒有可能的了,所以陸軍稱霸南亞次大陸,便成為印度不得不去完成的目標。
七國同盟組成的聯合艦隊一直在緬甸領海遊弋,印度已經認清現實,對於若開邦,印度是無論如何也吞不了的,為今之計,只有全力以赴,佔領欽邦全境。
對於現在的印度來說,欽邦的領土反而不重要了,印度必須戰勝緬甸軍隊,宣誓自己在南亞次大陸的軍事霸權。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