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這裡是泉城隊的主場。可廣州羊城隊的隊員在氣勢上面卻完全不輸泉城隊,他們的攻勢甚至比泉城隊的攻勢還要猛烈。
廣州羊城隊先入為主,儼然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主場。他們沒有收縮防守,反而是打的異常的開放,這讓他們看起來踢得很放肆。
是的,就是放肆。廣州羊城隊並沒有因為這是泉城隊的主場而有所收斂,他們放肆的向泉城隊發動著猛烈的進攻。
與之相對的是,泉城隊的進攻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泉城隊頻繁的在中場丟球,開場五分鐘,林琦除了開球之外還沒有碰到過足球。
足球根本就傳不到林琦的腳下。廣州羊城隊把泉城隊壓制在了他們的半場。
泉城隊的球員顯然都沒有想到比賽的局勢會是這樣。他們被廣州羊城隊打了個措手不及。不過泉城隊的隊員很快反應過來,他們一點也不著急,趕緊回收陣型,做好了防守的準備。
十分鐘,廣州羊城隊猛烈的進攻僅僅持續了十分鐘。在十分鐘都沒能開啟泉城隊球門的情況下。廣州羊城隊選擇了穩紮穩打。
比賽的節奏瞬間慢了下來,廣州羊城隊的隊員們也需要休息,他們不可能一整場比賽都這麼拼。僅僅是這十分鐘的拼命壓制,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不小的消耗。
廣州羊城隊並不擅長這種猛烈的進攻,他們最大的有點在於中場的控制力。廣州羊城隊擁有著華夏最豪華的陣容,像周濤這麼出色的中場球員在廣州羊城隊也就勉強混到主力位置。
中場球員的出色在廣州羊城隊是一脈相承的,他們的青訓營總是可以培養出優秀的中場球員來。中場球員對於一支球隊的作用相當的巨大。他們肩負著組織進攻的重任,他們要學會控制比賽的節奏,同時他們也是防守中的第一道防線。
廣州羊城隊的中場球員兼具了這三個特點!
廣州羊城隊的陣型屬於典型的3…5…2陣型,他們在中場安排了五名球員。這五名中場球員各有優劣,其中站位最靠近中間的隊員是控制比賽節奏的,前面兩個前腰最主要的任務是組織進攻。後面還有兩名後腰,這兩名後腰專門用來統籌防守。
看上去他們的分工很明確,但是他們卻經常性的進行換位。這五名中場球員的實力比較均衡,他們在統籌防守、組織進攻、控制節奏這三個方面都有著比較平衡的實力。只是有的球員可能比賽節奏控制的更好,那他便更多的去控制節奏。有的球員則是更擅長組織進攻,那他大多數的時間都去組織進攻。
像周濤就是組織進攻的能力更加的強勁,統籌防守和控制比賽節奏的工作,周濤倒是也能勝任,但都沒有他在組織進攻方面的能力突出。
所以周濤大多數的時間都是站在了前腰的位置上,偶爾他會跟另一名前腰還有站在中間的那名控制比賽節奏的球員換位。
這種換位,給泉城隊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就比如說周濤吧,即便他換到控制節奏的位置上去,依然不能抹殺他在組織進攻方面的能力。他還是會用自己的直塞和長傳來威脅泉城隊的球門。
廣州羊城隊的五名中場球員形成了一個小的整體,這個小整體的戰鬥力足以和整個泉城隊一較高下。他們之所以能夠在比賽的前十分鐘壓著泉城隊打,最主要的原因便來源於這五個中場球員。
而在十分鐘過後,廣州羊城隊改變比賽節奏。整個改變節奏的過程非常的流暢,這也得益於五名中場球員的配合。
可以說,廣州羊城隊的五名中場球員凝聚了他們百分之九十的戰鬥力。泉城隊被動防守是這五個中場造成的,泉城隊的進攻打不過去也是這五個中場造成的。
廣州羊城隊只靠這五個人便把泉城隊的前場球員和後場球員給分割開來。泉城隊前後場形不成太過有效的練習。
面對廣州羊城隊,泉城隊好像回到了陳松到來之前,他們變成了那個華夏聯賽上半個賽季不給力的泉城隊。
陳彪、盧飛和趙麟這三個泉城隊的核心似乎也失去了作用。泉城隊的三核心戰術就是建立在中場球員的基礎上的,拼中場,廣州羊城隊明顯佔據了明顯的優勢。
中場球員的給力讓廣州羊城隊佔盡了上風,要不是他們的前鋒球員有些綿軟的話,泉城隊的球門恐怕早就被打破了。
即便是沒能破門,廣州羊城隊也獲得了不少的機會。這其中最好的機會出現在了第二十四分鐘,廣州羊城隊在泉城隊的禁區前沿獲得了一個前場任意球的機會。
廣州羊城隊超級中場雲集,他們並不缺少直接任意